赤銅屑
(《唐本草》)
【異名】熱銅末(《圣惠方》),銅末(《朝野僉載》),銅落、銅花、銅粉、銅砂(《綱目》),紅銅未(《本草匯言》)。
【來源】為煅銅時打落的銅屑。
【制法】《綱目》:"赤銅眉,即打銅落下屑也。或以紅銅火煅水淬,亦自落下,以水淘凈,用好酒入砂鍋內炒見火星,取研末用。"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金屬銅,在空氣中受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作用,表面上常被覆著微量的碳酸銅、氧化銅等物質。
【性味】《日華子本草》:"味苦,平,微毒。"
【功用主治】治筋骨折傷,外傷出血,爛弦風眼,狐臭。
①《唐本草》:"赤銅屑以酢和如麥飯,袋盛,先刺腋下脈,去血封之,攻腋臭。又熬使極熱,投酒中,服五合,日三,主賊風反折。又燒赤銅五斤,內酒二斗中百遍,服同前,主賊風。"
②《本草拾遺》:"主折傷,能焊人骨,取細研,酒中溫服之。"
③《日華子本草》:"明目,治風眼,接骨焊齒,療女人血氣及心痛。"
④《本草匯言》:"煎水洗目去弦障。"
【用法與用量】內服:醋煎、淬酒或研細末酒沖。外用:調涂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跌撲折損筋骨:赤銅末,每用三分,熱酒調服。折傷在上,食后服,折傷在下,食前服。(《本草匯言》)
②治外傷出血:銅落、白蘑菇、馬勃各等量。研成細粉,混勻過篩。敷于患處。(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③治風爛眼弦,沿久不愈:紅銅末二錢,日逐煎湯頻洗半月。(《本草匯言》)
④治狐臭:赤銅屑以酢和銀器中,炒極熱,以布裹熨腋下,冷復易。(《外臺秘要方》)
⑤治心胃作疼:紅銅末二錢,米醋半盞,和水一碗,煎滾,澄去銅末,取醋湯飲。(《本草匯言》)
⑥治牙齒非時脫落,令牢定:熟銅末一兩,當歸、地骨皮、細辛、防風(去蘆頭)各一兩。上藥搗羅為末,和銅末同研如粉,以封齒上,日夜三度,三、五日后牢定,一月內不得咬著硬物。(《圣惠方》銅末散)
赤銅屑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赤銅屑 (《唐本草》) 【異名】熱銅末(《圣惠方》),銅末(《朝野僉載》),銅落、銅花、銅粉、銅砂(《綱目》),紅銅未(《本草匯言》)。 【來源】為煅銅時打落的銅屑。 【制法】《綱目》:...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匙葉草
匙葉草 (《福建中草藥》) 【異名】海赤芍、海蘿卜、海金花、土地榆(《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白花丹科植物補血草的...
-
齒葉草
齒葉草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療齒草(《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齒葉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齒葉...
-
赤小豆芽
赤小豆芽 (《綱目》) 【來源】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經水罨發芽而成的豆芽。植物形態參見"赤小豆"條。 【功用主...
-
齒緣鉆地風
齒緣鉆地風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齒緣鉆地風的根。 【植物形態】齒緣鉆地風 落葉灌木,高4米...
-
蠶豆莖
蠶豆莖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蠶豆梗(《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莖,植物形態詳"蠶豆...
-
附地菜
附地菜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雞腸(《本草經集注》),雞腸草(《別錄》),地胡椒(《貴州草藥》)。 【來源】為紫草科...
-
鯽魚膽
鯽魚膽 (《綱目》) 【來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膽,動物形態詳"鯽魚"條。 【功用主治】①《綱目》:"取汁涂疳瘡、陰蝕瘡,...
-
黑鵝腳板
黑鵝腳板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直刺變豆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直刺變豆菜,又名:直刺山芹菜。...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匙葉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