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
(《救荒本草》)
【異名】苦馬菜、牛插鼻(《質(zhì)問本草》),石灰菜(《江蘇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貓骨頭(《貴州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泥胡菜
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具肉質(zhì)圓錐形的根。莖直立,具縱紋,光滑或有白色絲狀毛。基生葉具柄,倒披針狀橢圓形,長7~21厘米,羽狀分裂,先端裂片較大,三角形,有時3裂,兩側(cè)裂片7~8對,長橢圓狀倒披針形,下面有白色絲狀毛;中部葉橢圓形,先端漸尖,羽狀分裂,無柄;上部葉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總苞球形,長12~14毫米,寬18~22毫米;苞片5~8層,外層苞片卵形,中層苞片橢圓形,內(nèi)層苞片線狀披針形,各層苞片背面尖端下具紫紅色雞冠狀小片1枚。管狀花紫紅色,長13~14毫米。瘦果橢圓形,長2.5毫米,具縱棱,冠毛白色,2列。花期5~6月。
生于路旁荒地或水塘邊。我國分布甚廣。
【采集】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性味】苦,涼。
①《質(zhì)問本草》:"性寒。"
②《貴州草藥》:"性涼,味微苦。"
③《河南中草藥手冊》:"辛,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消腫祛瘀。治痔漏,癰腫疔瘡,外傷出血,骨折。
①《質(zhì)問本草》:"煎湯,洗大腸痔漏。"
②《貴州草藥》:"清熱解毒,祛瘀生肌。"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各種瘡瘍:泥胡菜、蒲公英各一兩。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②治疔瘡:糯米菜根、乞麻根、折耳根各適量,搗絨敷患處。
③治乳癰:糯米菜葉、蒲公英各適量。搗絨外敷。
④治刀傷出血:糯米菜葉適量。搗絨敷傷處。
⑤治骨折:糯米菜葉適量。搗絨包骨折處。(②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泥胡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泥胡菜 (《救荒本草》) 【異名】苦馬菜、牛插鼻(《質(zhì)問本草》),石灰菜(《江蘇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貓骨頭(《貴州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泥胡菜...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牛喉嚨
牛喉嚨 (《千金食治》) 【來源】牛科動物黃牛及水牛的喉嚨,動物形態(tài)詳"牛肉"條。 【功用主治】治反胃吐食。 ①《千金...
-
牛含水
牛含水 (《甘肅衛(wèi)生通訊》(8):35~38,1972) 【異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兒草(《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
-
牛耳楓根
牛耳楓根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交讓木科植物牛耳楓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牛耳楓子"條。 【采集】隨時可采,曬干,切...
-
牛瀧草
牛瀧草 (《貴州草藥》) 【異名】夜抹光(《貴州草藥》),三角葉(《貴州藥植目錄》),都格里巴(苗名)。 【來源】為柳葉菜科...
-
木蝴蝶樹皮
木蝴蝶樹皮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土黃柏(《南寧市藥物志》),土大黃(《廣西中藥志》),千張紙樹皮(《嶺...
-
白花菜根
白花菜根 (《中國藥植圖鑒》) 【來源】為白花萊科植物白花菜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白花菜條。 【功用主治】《中國藥植圖鑒》...
-
大棗
大棗 (《本經(jīng)》) 【別名】干棗、美棗,良棗(《別錄》),紅棗(《醫(yī)學入門》)。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植...
-
滇獐牙菜
滇獐牙菜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走膽藥、肝炎草、青葉膽、青魚膽(《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滇獐...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牛喉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