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烏頭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血烏、見血封喉(《中藥材品種論述》),蔓烏頭(《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藤烏、羊角七(《藥學學報》12(10):684,1965)。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瓜葉烏頭的塊根。
【植物形態】瓜葉烏頭
多年生纏繞草本。塊根倒圓錐形,長可達6厘米以上。蔓莖于向陽的一側呈紫色,光滑,分枝。葉互生,寬圓卵形,長5.5~7.5厘米,寬5.5~6.5厘米;葉片掌狀3深裂,中央裂片最大,梯狀菱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銳尖,側裂片斜卵形,基部更分2淺裂,裂片邊緣疏生鈍齒;葉基部截形或淺心形,兩面光滑無毛;葉柄長2~3厘米。花序含2~12花,小苞片條形;萼片5,藍紫色,花瓣狀,上萼片盔形,具短喙,側萼片倒卵狀寬匙形,下部萼片卵狀橢圓形,除側萼片內面疏生白色長毛外,余均光滑無毛;花瓣2,無毛,藏于盔瓣內,蜜腺體下部擴張至基部的裂口近截形,距長2毫米:雄蕊多數;心皮5,無毛或稀生微柔毛。蓇葖果長圓筒形,長1.2~1.5厘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長于山坡樹叢或林緣路邊陰濕草叢中。分布四川、湖北、湖南、陜西、河南、江蘇、浙江等地。
【采集】7~9月采挖,除去須根,曬干。
【炮制】清水浸漂至略存麻味,用甘草、黑豆煎湯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曬干。
【性味】《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辛,溫,有大毒。"
【功用主治】鎮痙,降壓,發汗,利尿。治腰腿痛,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癬瘡。
①《中藥材品種論述》:"治癆傷。泡酒服治腰腿痛。"
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鎮痙,鎮靜。降低血壓,發汗,利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分;泡酒或研末為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調敷。
【宜忌】本品毒性甚烈,不經炮制,不宜內服。
【選方】①治無名腫毒:藤烏頭以飯米湯在糙碗上磨成漿狀敷患處;如已潰爛破口應留頭。(《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跌打損傷:藤烏頭五分。水煎,沖酒服;或將根用豆腐煮制后,曬干,酒炒研細粉,每次吞服二分。(《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癬瘡:藤烏頭,研末水調敷。(《中國藥用植物綱要》)
藤烏頭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藤烏頭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血烏、見血封喉(《中藥材品種論述》),蔓烏頭(《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藤烏、羊角七(《藥學學報》12(10):684,1965)。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瓜葉烏...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天冬
天冬RadixAsparagi (英)CochinchineseAsparagusRoot 【別名】:大當門根。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H)Me...
-
天葵子
【中文名】:天葵子(《分類草藥性》) 【類別】:根類 【異名】紫背天葵子(《醫宗匯編》),千年老鼠屎(《綱目抬遺》),金...
-
天葵
天葵 (《滇南本草》) 【異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論》),雷丸草(《外丹本草》),夏無蹤(《植物名實圖考》),小烏頭(《植...
-
天蘿水
天蘿水 (《綱目拾遺》) 【異名】絲瓜水(《中國藥植圖鑒》)。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莖中之汁。植物形態詳"絲...
-
扭筋草
扭筋草 (《湖南藥物志》) 【異名】老鴉酸。 【來源】為酢漿草科植物緊密酢漿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緊密酢漿草 多年生...
-
山野豌豆
山野豌豆 (《東北藥植志》) 【異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澇豆秧...
-
脆蛇
脆蛇 (《綱目拾遺》) 【異名】金蛇(《本草拾遺》),地鮮、蝎蛇(《嶺表錄異》),銀蛇(《開寶本草》),金星地鱔(《本草圖經...
-
白毛藤
白毛藤 (《百草鏡》) 【異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白...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天冬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