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石榴
(《綱目》)
【異名】醋石榴(《海上集驗方》)。
【來源】為石榴料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實。植物形態詳"石榴皮"條。
【化學成分】種子油中含石榴酸(即栝樓酸),尚含雌酮及雌二醇、β-谷甾醇、甘露醇等。
【藥理作用】石榴子油注射于摘除卵巢的成年雌性小鼠或幼年雌鼠,有雌性激素樣作用。
【性味】酸,溫。
①孟詵:"溫。"
②《蜀本草》:"《圖經》云,味甘酸。"
③《綱目》:"酸澀,溫,無毒。"
【功用主治】治滑瀉,久痢,崩漏,帶下。
①孟詵:"治赤白痢腹痛者,取一枚并子搗汁頓服。"
②《本草拾遺》:"止渴。"
③《蜀本草》:"《圖經》云,止痢。"
④《綱目》:"止瀉痢,崩中,帶下。"
⑤《隨息居飲食譜》:"解渴,醒酲。"
⑥《廣州植物志》:"可治胃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搗汁或燒存性研末。
【宜忌】①《別錄》:"損人肺,不可多食。"
②孟詵:"多食損齒令黑。"
③《日用本草》:"其汁戀膈成痰,損肺氣,病人忌食。"
④《醫林纂要》:"多食生痰,作熱痢。"
【選方】①治腸滑久痢:醋石榴一枚。擘破,炭火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灰,用瓷碗蓋一宿,出火毒,搗為散,每服用醋石榴一瓣,以水一盞,煎湯調下二錢匕。久瀉亦治。(《圣濟總錄》黑神散)
②治小便不禁:柏白皮三兩(銼),石榴二顆(燒為灰,細研)。上藥,以水三大盞,煮柏皮,取汁二大盞,去滓,每于食前,以汁一小盞,調石榴灰二錢服之。(《圣惠方》)
酸石榴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酸石榴 (《綱目》) 【異名】醋石榴(《海上集驗方》)。 【來源】為石榴料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實。植物形態詳"石榴皮"條。 【化學成分】種子油中含石榴酸(即栝樓酸),尚含雌酮及雌二醇、β...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松球
松球 (《綱目拾遺》) 【異名】松實(《別錄》),松元(《重慶草藥》)。 【來源】為松科植物油松或馬尾松、云南松等的球果。...
-
松鼠
松鼠 (《醫林纂要》) 【異名】栗鼠(《醫林纂要》)。 【來源】為松鼠科動物松鼠的全體。 【動物形態】松鼠 體長18~26厘米...
-
松葉
松葉 (《本草經集注》) 【異名】豬鬃松葉(《圣惠方》),松毛(《簡便單方》),山松須(《生草藥性備要》),松針(廣州部隊《...
-
松蕈
松蕈 (《綱目》) 【來源】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松蕈 菌蓋初為半球狀,次第開展,終成傘狀,灰褐色或...
-
貓兒眼睛
貓兒眼睛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小貓眼,野蕎子。 【來源】為蓼科植物尼泊爾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尼泊爾蓼...
-
狗頭骨
狗頭骨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犬科動物狗的頭骨,動物形態詳"狗肉"條。 【性味】①《別錄》:"平。" ②《綱目》:...
-
地丁
地丁 (《本經逢原》) 【異名】箭頭草(《普濟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韞》),獨行虎(《綱目》),地丁草(《本草再新》...
-
苜蓿根
苜蓿根 (《唐本草》) 【異名】土黃耆(《食療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植物形態詳"苜蓿"條。 【...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松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