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蕈
(《綱目》)
【來源】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松蕈
菌蓋初為半球狀,次第開展,終成傘狀,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徑可達12~15厘米。菌褶白色,與柄相連。蓋未開展時,被有蓋膜,開展后蓋膜殘留柄上,成為不明顯的菌環。菌柄著生于菌蓋的中央,直立,稍彎曲,長9~18厘米。
夏、秋季生于松林地上。
【采集】夏、秋季采收,曬干或焙干。
【化學成分】含水分89.9%,蛋白質2.0%,脂肪0.5%,纖準紊0.7%,灰分0.8%。干燥材料含粗脂肪5.0%,無氮化物59.8%,粗纖維7.4%,灰分7.6%。新鮮者含維生素B2-117.2微克%,C-16.92毫克%,D2-0.255%(干品),麥角甾醇0.25%(干品)。香氣成分中含60~80%松茸醇5~10%,異松茸醇即2-辛烯-1-醇15~30%,桂皮酸甲酯。又含抗毒嘧啶,可能是一種含有鹽基核的有機酸,此成分也見于米糖、酵母、大豆、蘋果、菠菜葉、肝、蛋黃等食物中;對小鼠注射2-甲基-6-氨基-5-羥甲基嘧啶引起的痙攣有拮抗作用。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菌譜》:"治溲濁不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
松蕈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松蕈 (《綱目》) 【來源】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松蕈 菌蓋初為半球狀,次第開展,終成傘狀,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徑可達12~15厘米。菌褶白色,與柄相連。蓋未開展時,...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溲疏
溲疏 (《本經》) 【異名】巨骨(《別錄》),空木、卯花(《植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實。 【植物...
-
菘子
菘子 (《本草經集注》) 【異名】菘菜子(《圣惠方》)。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菘菜"條。 【性味...
-
蘇黃耆
蘇黃耆 (《江蘇植藥志》) 【異名】土黃芪、獻干糧、狗干糧(《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圓葉錦葵的根。 【植...
-
搜山虎
搜山虎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茄科植物新莨菪的根。 【植物形態】新莨菪 多年生草本,高約80厘米。根狀莖粗壯。莖...
-
樹地瓜
樹地瓜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山枇杷、牛奶根、斑鳩食子(《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桑科植物破裂葉榕的...
-
三角草
三角草 (《廣西藥植名錄》) 【別名】山韭菜(《廣西藥植名錄》),土麥冬(《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三...
-
鳧肉
鳧肉 (《綱目》) 【來源】為鴨科動物綠頭鴨的肉。 【動物形態】綠頭鴨,又名:鳧(《詩經》),鶇8、沈鳧(《爾雅》),松鳧...
-
羅裙帶根
羅裙帶根 (《廣西藥植圖志》)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文殊蘭的鱗莖及根。植物形態詳"羅裙帶"條。 【化學成分】鱗莖含石蒜...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溲疏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