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七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水三七(《貴州衛(wèi)生》(11):19,1959),屈頭雞、水雞頭(《南寧市藥物志》),水雞仔(《廣西中藥志》),囫頭雞、水蝦公、馬老頭(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山大黃(《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水檳榔,水蘿卜、長須果(《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箭根薯科植物韶身薯的塊莖。
【植物形態(tài)】韶身薯,又名:箭根薯、裂果薯。
多年生草本。塊莖粗而彎曲。葉根生,無毛,橢圓狀披針形,長12~22厘米,寬3.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下延,全緣;具長柄。花莖由葉叢抽出,頂生傘形花序,花10余朵;總苞4枚,外面2枚闊卵形,內(nèi)面2枚較小,卵形;苞片線形,長達7厘米;花被鐘狀,外面淡綠色,內(nèi)面淡紫色,裂片6,2輪,外輪3,長三角形,內(nèi)輪3,寬卵形;雄蕊6,著生于花被管內(nèi)面,5裂,花絲扁寬,基部擴大,上部呈倒生的袋狀,花藥淡紫色;子房下位,1室,柱頭3枚,花瓣狀,2裂,蒴果;種子多數(shù),呈橢圓形,彎曲,表面有10余條縱棱。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溪邊、田邊等潮濕地。分布我國西南及華南地區(qū)。
本植物的葉(水田七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春、夏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藥材】干燥塊莖呈圓球形成長圓形,稍彎曲,長2~4厘米,徑約1.5~2厘米,上端有殘存的膜質(zhì)葉基,表面黃白色或淺棕黃色,有粗皺紋,須根痕多數(shù)。質(zhì)稍硬,折斷面較平,顆粒性,暗黃褐色,微有蠟樣光澤,散有點狀維管束。
產(chǎn)廣西、貴州、廣東等地。
同屬植物水狗仔的塊莖亦同供藥用,形態(tài)與上種相似,唯塊莖不彎曲,斷面帶藍色。
【性味】甘苦,涼。
①《廣西中藥志》:"苦,寒。"
②《云南中草藥》:"苦,微寒,小毒。"
【功用主治】涼血,散瘀,消炎止痛。治消化道潰瘍,腸炎,肺結(jié)核,百日咳,跌打損傷,刀傷出血,咽痛,癰腫,牙痛。
①《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止痛。治胃氣痛,吐酸,咳嗽,白痢,咽痛,外敷治癰瘡。"
②《廣西中藥志》:"止血。治跌打損傷,止咳化痰,各種痛癥,調(diào)經(jīng)。"
③《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肝炎,胃痛,燙傷,燒傷,瘡瘍。"
④《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涼血止痛,散瘀消腫。治潰瘍病,小兒疳積,腹痛,跌打損傷,癰腫,無名腫毒,胃熱痛,急性腸胃炎,牙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忌用。"
【選方】①治潰瘍病:水田七、胡椒根(或胡椒)、淀粉、烏賊骨、地榆、石菖蒲。水煎,內(nèi)服。(《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②治臌脹:水三七、車前于各三至五錢。水煎服。
③治初期肺結(jié)核:水三七三分至一錢。蒸冰糖服,每日一至二次。
④治百日咳:水三七三至五錢。煎水加蜂糖或冰糖沖服。每日三次,連服數(shù)日。
⑤治刀傷出血及傷口潰爛:水三七,磨水外搽,一日二次。
⑥治巴骨癀:水三七,搗爛,加酒少許和勻外敷,每日一次。(②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臨床應用】對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腮腺炎以及局部感染、膿瘡等癥,均有一定療效。用法:從水蘿卜中提取水蘿卜總脂(收率為l%),再加工制成每2毫升含總脂15毫克的注射劑,每次2~4毫升,日2~6次,肌肉注射。有的連用2天,炎癥即消退。治療支氣管肺炎171例,有效率達76%;急性扁桃體炎、喉炎、腮腺炎等252例,有效率79%;各種疔瘡癤腫及化膿性炎癥共304例,有效率85%;感冒發(fā)熱及各種不明原因的發(fā)熱共898例,有效率達90%露。
水田七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水田七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水三七(《貴州衛(wèi)生》(11):19,1959),屈頭雞、水雞頭(《南寧市藥物志》),水雞仔(《廣西中藥志》),囫頭雞、水蝦公、馬老頭(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水麻葉1
水麻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小麻葉(《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紫麻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紫麻,又名...
-
水胡滿
水胡滿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襄蜞蓋、虎狼草(《生草藥性備要》),臭苦?、臭矢茉莉(《嶺南采藥錄》),缸瓦?(《廣東...
-
水田碎米薺
水田碎米薺 (《貴州草藥》)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水田碎米薺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水田碎米薺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有...
-
水木草
水木草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提燈蘚科植物尖葉提燈蘚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尖葉提燈蘚 植物體疏松叢集群生,綠色...
-
金銀花露
金銀花露 (《中國醫(yī)學辭典》) 【異名】金銀露《金氏藥帖》),忍冬花露(《中國醫(yī)學大辭典》)。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忍冬...
-
冰糖
冰糖 (《綱目》) 【來源】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jié)晶。參見"白沙糖"條。 【性味】味甘,性平,無毒。 【歸經(jīng)】入脾、...
-
牛耳草
牛耳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石膽草(《滇南本草》),翻魂草(《植物名實圖考》),蝴蝶草(《全展選編?傳染病》)。...
-
八角楓根
八角楓根 (《簡易草藥》) 【別名】白龍須(《簡易草藥》),白金條(《分類草藥性》),白筋條(《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水麻葉1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