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麻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小麻葉(《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紫麻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紫麻,又名:白水芋麻、野麻、大葉麻、大毛葉、紫乞麻。
直立灌木,被柔毛,或近于禿凈,高可達(dá)1.5米。莖上有肋槽。單葉互生,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楔形、闊楔形至渾圓形,上面淡綠色,下面被白色短茸毛或短柔毛;葉柄長1~4厘米,上部葉的葉柄短,僅長4~8毫米;托葉披針形,長1厘米,早落。花雌雄異株,成腋生小型頭狀的一簇;雄花花球近無柄,花被片3數(shù),花絲突出;雌花花球由8~11朵小花組成,具短柄或近無柄,子房上位,1室,柱頭盾狀,密生一束長毛。瘦果卵圓形。花期春季。果期6~7月。
生于山谷、溪邊、林下潮濕處。
分布云南、廣西、廣東、貴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涼,味甘,無毒。"
【功用主治】①《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止血。"
②《四川中藥志》:"治跌打損傷,透發(fā)麻疹,及月瘕病。"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4兩。
【選方】①治跌打損傷:水麻葉,以金錢草,紅牛藤、酸漿草燉酒服。
②治小兒麻疹:水麻葉、西河柳、紅牛皮菜。水煎服。
③治月瘕病:水麻葉、鏵頭草、牛尾草七、馬鞭草、劉寄奴。共燉雞服。(選方出《四川中藥志》)
水麻葉1
時(shí)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水麻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小麻葉(《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紫麻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紫麻,又名:白水芋麻、野麻、大葉麻、大毛葉、紫乞麻。 直立灌木,被柔毛...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水胡滿
水胡滿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襄蜞蓋、虎狼草(《生草藥性備要》),臭苦?、臭矢茉莉(《嶺南采藥錄》),缸瓦?(《廣東...
-
水田碎米薺
水田碎米薺 (《貴州草藥》)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水田碎米薺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水田碎米薺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有...
-
水木草
水木草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提燈蘚科植物尖葉提燈蘚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尖葉提燈蘚 植物體疏松叢集群生,綠色...
-
水團(tuán)花根
水團(tuán)花根 (《泉州本草》) 【來源】茜草科植物水團(tuán)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水團(tuán)花"條。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xué)成分】含生...
-
泥鰍
泥鰍 (《滇南本草》) 【異名】鳛、鰍(《爾雅》),鰍魚(《本草拾遺》),和鰍(《泉州本草》)。 【來源】為鰍科動物泥鰍的肉...
-
附地菜
附地菜 (《植物名實(shí)圖考》) 【異名】雞腸(《本草經(jīng)集注》),雞腸草(《別錄》),地胡椒(《貴州草藥》)。 【來源】為紫草科...
-
青絲線
青絲線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槍刀藥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槍刀藥 小灌木,高約1米。枝草...
-
對節(jié)葉根
對節(jié)葉根 (《貴州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對節(jié)葉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對節(jié)葉"條。 【性味】辛咸,寒。 【功用主治】活...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水胡滿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