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風
(《貴州民間藥物》)
【別名】爬山虎(《廣州植物志》),異葉地錦、小葉紅藤(《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吊巖風、三皮風(《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大葉爬山虎的根或莖。
【植物形態】大葉爬山虎
禿凈藤本,借短而分枝的吸盤狀卷須攀附于石上或樹木上。葉形多種,在幼枝上的為單葉,心狀卵形或心狀圓形,寬2~4厘米,有鋸齒;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長柄,為指狀3小葉,小葉具極短的柄,近革質,側生的基部極偏斜,卵形至闊披針狀卵形,長5~10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尖銳或不規則的鋸齒,兩面均禿凈。聚傘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具柄,為傘房花序式排列,短于葉,多次2~3歧分枝;花長約3毫米,5數,有時4數;子房卵形,上部收縮而成一短的花柱。漿果熟時黑色,直徑約6毫米,被白粉。花期夏季。
生于山野。我國南部均有分布。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溫。
①《貴州民間藥物》:"苦澀,無毒。"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甘微澀,溫。"
【功用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血,解毒。治風濕痹痛,偏頭痛,風濕瘡毒,骨折。
①《貴州民間藥物》:"祛風,解毒,接骨。"
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癤毒,創傷。"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濕,通經絡,止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煎水洗或磨汁涂。
【選方】①治風濕性關節炎:異葉地錦藤莖或根一兩,石吊蘭一兩。燉豬腳爪連服三至四次。
②治偏頭痛:異葉地錦根一兩,防風三錢,川芎二錢。水煎服,連服三至四劑。
③治便血:異葉地錦藤莖、黃酒各一斤,加適量水煎,一天服四次,分兩天服完。
④治帶狀皰疹,異葉地錦根磨汁外涂。(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接骨:三角風根、倒觸傘根(即白泡刺根)、白蠟樹根皮各一把。拌苦酒糟,搗絨,炒熱外包,酌情換藥。(《貴州民間藥物》)
⑥治風濕瘡毒:三角風根五錢,野花椒四錢,石菖蒲四錢,老陳艾三錢,楓香果四錢,金銀花藤四錢。熬濃汁,洗全身。(《貴州民間藥物》)
⑦治癤毒、創傷:三角風根皮加苦參、野桑根等搗爛,拌和酒糟或黃酒,做成餅狀,烘熱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三角風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三角風 (《貴州民間藥物》) 【別名】爬山虎(《廣州植物志》),異葉地錦、小葉紅藤(《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吊巖風、三皮風(《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大葉爬山虎的根或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三塊瓦
三塊瓦 (《四川中藥志》) 【別名】地海椒(《四川中藥志》),老鴉酸(《湖南藥物志》),麥穗七、鉆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
-
三角咪
三角咪 (《貴州草藥》) 【別名】山板凳(《貴州草藥》),宿柱三角咪(《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黃楊科植物宿柱三...
-
肉爬皂
肉爬皂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水指甲。 【來源】為風仙花科植物短距鳳仙花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短距鳳仙花...
-
三顆針
三顆針 (《分類草藥性》) 【別名】鋼針刺(《天寶本草》),刺黃連(《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
-
結根草莓
結根草莓 (《青藏高原藥物圖鑒》)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結根草莓的全草。 【植物形態】結根草莓 多年生草本,高8~12厘米...
-
佛手花
佛手花(《隨息居飲食譜》) 【異名】佛柑花(《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植物形態詳佛手柑...
-
蠟梅花
蠟梅花 (《綱目》) 【異名】臘梅花(《救荒本草》),黃梅花(《綱目》),鐵筷子花、雪里花(《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為...
-
甘松
甘松(《綱目》) 【異名】香松(《中藥志》)。 【來源】為敗醬科植物甘松香或寬葉甘松的根莖及根。 【植物形態】①甘松香...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三塊瓦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