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莖
(《食療本草》)
【異名】黍穰(《補缺肘后方》)。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莖,植物形態(tài)詳"黍米"條。
【性味】《綱目》:"辛,熱,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腫,妊娠尿血。
①《補缺肘后方》:"中苦瓠毒,煮(黍穰)令濃,飲汁數(shù)升。"
②《食療本草》:"煮取汁浴之,去浮腫。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
③《綱目》:"丹黍根、莖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煎水浸浴。
【選方】①治通身水腫:以黍莖煮湯浴之"(《綱目》)
②治妊娠尿血:黍穰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③治時氣熱病豌豆瘡:濃煮黍穰汁洗之。瘡若黑者,搗蒜封之。
④治瘡腫傷風、中水劇痛者:黍鑲燒煙,熏令汗出。(②方以下出《千金方》)
黍莖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黍莖 (《食療本草》) 【異名】黍穰(《補缺肘后方》)。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莖,植物形態(tài)詳"黍米"條。 【性味】《綱目》:"辛,熱,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腫,妊娠尿...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鼠曲草
鼠曲草 (《本草拾遺》) 【異名】鼠耳、無心草(《別錄》),鼠耳草、香茅(《本草拾遺》),蚍蜉酒草(《酉陽雜俎》),黃花白...
-
蜀葵子
蜀葵子 (《本草拾遺》)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蜀葵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蜀葵花"條。 【化學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飽...
-
黍米
黍米 (《別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黍(《詩經(jīng)》)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單生或少數(shù)叢生,高...
-
薯良
薯良 (《藥性考》) 【異名】赭魁(《別錄》),朱砂蓮、雞血蓮、血母(《貴州民間方藥集》),血三七、雄黃七、血葫蘆、朱砂...
-
雞腳刺
雞腳刺 (《貴陽民間藥草》) 【異名】刺黃芩、刺小檗、三顆針、壓妹刺(《貴州民間方藥集》),刺黃連(《貴陽民間藥草》)。...
-
馬甲子葉
馬甲子葉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鼠李科植物馬甲子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馬甲子根"條。 【功用主治】清熱拔毒。外敷...
-
大葉千斤拔根
大葉千斤拔根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天根不倒(《貴州民間藥物》),千斤紅(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葒草花
葒草花 (《綱目》) 【異名】水葒花(《摘元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的花序。植物形態(tài)詳"葒草"條。 【藥材】干燥花...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鼠曲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