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子
(《本草拾遺》)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蜀葵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蜀葵花"條。
【化學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飽和游離酸很多,以油酸計,達34.88%。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遺》:"冷,無毒。"
②《綱目》:"甘,冷,無毒。"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滑腸。治水腫,淋病,便秘,瘡疥。
①《本草拾遺》:"治一切瘡疥并瘢疵土(土,《綱目》引《日華子本草》作"赤")靨。"
②《日華于本草》:"治淋澀,通小腸,催生落胎,療水腫。"
③《本草正》:"潤大腸,通乳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選方】①治小兒大便不通:搗白花胡葵子末,煮汁服。(《千金方》)
②催生:蜀葵子二錢,滑石三錢。為末,水服五錢。(《仁齋直指方》)
③治水腫、大小便不暢、尿路結石:蜀葵子研粉,每服二錢,開水送下,每日二次。(《陜西中草藥》)
【名家論述】《本草述》:"(蜀葵子)其性味類利于氣血燥而泣者,未可施于虛羸中寒之體也,臨病其審處之。"
蜀葵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蜀葵子 (《本草拾遺》)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蜀葵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蜀葵花"條。 【化學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飽和游離酸很多,以油酸計,達34.88%。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黍米
黍米 (《別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種子。 【植物形態】黍(《詩經》)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單生或少數叢生,高...
-
薯良
薯良 (《藥性考》) 【異名】赭魁(《別錄》),朱砂蓮、雞血蓮、血母(《貴州民間方藥集》),血三七、雄黃七、血葫蘆、朱砂...
-
雙腎子
雙腎子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天鵝抱蛋、玉鳳花根(《江西草藥》),對對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
-
術苗
術苗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菊科植物白術的苗葉。植物形態詳"白術"條。 【采集】冬季采取。 【功用主治】①《本草...
-
紅根
紅根 (《云南中草藥》) 【異名】長蟲包谷、小獨腳蓮、見血飛。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紅根的塊莖。 【植物形態】紅根...
-
刺梨花
刺梨花 (《草木便方》)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植物形態詳"刺梨"條。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止泄痢。...
-
鹿髓
鹿髓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骨髓或脊髓。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性味】《別錄》:"味甘,溫。...
-
丁香根
丁香根 (《開寶本草》) 【植物形態】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詳"丁香"條。 【性味】《綱目》:"辛,熱,有毒。" 【功用主治】...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黍米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