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子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孢子。植物形態詳"伸筋草"條。
【采集】7~9月間當孢子囊尚未完全成熱或未裂開時,剪下孢子囊穗,在防水布上曬干,擊震,使抱子脫落,過篩后應用。
【藥材】干燥孢子微細而疏松,呈粉末狀。淡黃色,質輕,無吸濕性。于器皿中稍加振搖即易滑動。比重1.062,入水時浮懸于水面,煮沸則下沉。能浮在氯仿表面,但在松節油及純乙醇中則下沉,吹入火焰中燃燒,有閃光,并聞炸響。無臭無味。在顯微鏡下觀察,孢子為三棱形的錐體,表面有細小六角形的蜂窩狀網膜。
石松的同屬植物玉柏(參見"玉柏"條)、地刷子石松(參見"過江龍"條)、高山石松、杉蔓石松等的孢子,亦作石松子用。
【化學成分】石松子(孢子)約含脂肪油50%。油的主要成分為石松子油酸80~86露)以及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孢子中尚含纖維素(10~15%)、木聚糖(10%)、精蛋白。
【藥理作用】孢子口服1克/天,連續2天,可引起切除卵巢之大鼠出現動情期;其氯仿提取物也有雌激素樣作用
【功用主治】①《現代實用中藥》:"為撒布劑,治皮膚糜爛。"
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浸酒可作強壯劑。與甘草同服,能止咳。"
【選方】治小兒夏季汗疹及皮膚濕爛:石松子粉、滑石粉等分,混合研勻撲。(《現代實用中藥》)
石松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石松子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孢子。植物形態詳"伸筋草"條。 【采集】7~9月間當孢子囊尚未完全成熱或未裂開時,剪下孢子囊穗,在防水布上曬干,擊震,使抱子...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石見穿
石見穿 (《綱目》) 【異名】月下紅(《蘇州本產藥材》),華鼠尾草、烏沙草、黑面風、大發汗(《廣西中獸醫藥植》),石打穿...
-
石韋─廬山石韋
石韋──廬山石韋 FoliumPyrrosiaeSheareri (英)Shearer"sFeltFernLeaf 【別名】 大石韋、光板石韋。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
-
石豇豆
石豇豆 (《陜西中草藥》) 【異名】石小豆。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高山瓦韋的全草。 【植物形態】高山瓦韋 多年生草本...
-
石堿
石堿 (《本草衍義補遺》) 【異名】花堿(《圣濟總錄》),堿(《本草衍義補遺》),灰堿(《綱目》),水堿(《本經逢原》),枧砂...
-
紅筷子
紅筷子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山麻條(《峨嵋藥植》)。 【來源】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蘭的全草。 【植物形態】柳蘭...
-
庫頁懸鉤子根
庫頁懸鉤子根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庫頁懸鉤子的根,植物形態詳"庫頁懸鉤子"條。 【性味】苦...
-
老婆子針線
老婆子針線 (《峨嵋藥植》) 【異名】粘人裙(《中國藥植志》),毒蛆草(《中國土農藥志》),一馬光(《陜西植藥調查》),一...
-
假連翹葉
假連翹葉 (《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假連翹的葉片,詳"假連翹"條。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葉含...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石見穿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