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堿
(《本草衍義補遺》)
【異名】花堿(《圣濟總錄》),堿(《本草衍義補遺》),灰堿(《綱目》),水堿(《本經逢原》),枧砂、干餅藥(《疬科全書》)。
【來源】為從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堿汁,和以面粉,經加工而成的固體。
【化學成分】傳統的石堿主要含碳酸鉀、碳酸鈉等無機物質,又含淀粉及蛋白質等。
【性味】咸苦,溫。
①《綱目》:"辛苦,溫,微毒。"
②《醫林纂要》:"辛澀,寒。"
【功用主治】軟堅,消積,化瘓,去翳。治積塊,噎膈反胃,目翳,疣贅。
①《本草衍義補遺》:"去濕熱,消痰,磨積塊。"
②《綱目》:"殺齒蟲,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爛肌肉、潰癰疽瘰疬,去瘀血,點痣?疣贅痔核。"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點撒或調敷。
【宜忌】《本草經疏》:"作泄,胃薄者忌服。"
【選方】①消積破氣:石堿三錢,山查三兩,阿魏五錢,半夏(皂莢水制過)一兩。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摘元方》)
②治拳毛倒睫,用刀微劃動,以藥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堿一錢,石灰一錢。醋調涂之。(《摘元方》)
③治蟲牙疼痛:花堿填孔內。(《儒門事親》)
④治痣?疣贅:花堿、礦灰,以小麥稈灰汁煎二味,令干,等分為末。以針刺破,水調點之,三日三上,須新臺乃效。(《圣濟總錄》)
石堿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石堿 (《本草衍義補遺》) 【異名】花堿(《圣濟總錄》),堿(《本草衍義補遺》),灰堿(《綱目》),水堿(《本經逢原》),枧砂、干餅藥(《疬科全書》)。 【來源】為從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堿...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石栗子
石栗子 (《廣東中藥》Ⅱ) 【異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種子...
-
石羊菜
石羊菜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下山連、連甲棒、假欖角(《廣西藥植名錄》),石骨丹(《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石羊草...
-
石椒草
石椒草 (《滇南本草》) 【異名】石椒(《滇南本草》),石交(《植物名實圖考》),石胡椒(《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千里馬、...
-
石榴皮
石榴皮 (《雷公炮炙論》) 【異名】石榴殼(《雷公炮炙論》),酸石榴皮(《肘后方》),安石榴酸實殼(《別錄》),酸榴皮(《綱...
-
牛蒡根
牛蒡根 (《藥性論》) 【異名】惡實根(《別錄》),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義》)。 【來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
-
山扁豆
山扁豆 (《救荒本草》) 【異名】含羞草決明、黃瓜香、夢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撻地沙、細杠木、砂子草(《南寧...
-
綠蘭花
綠蘭花 (《重慶草藥》) 【異名】虎仔草、石淋草(《泉州本草》),膿泡藥(《貴州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通泉草的全...
-
白花菜子
白花菜子 (《國藥提要》) 【來源】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種子。植物形態詳白花菜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石栗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