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夜牽牛、星拭草(《嶺南采藥錄》),寄色草(《廣州植物志》),返魂香(《廣東中藥》Ⅱ),消山虎(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假咸蝦、枝香草(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基原】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全草。
【植物形態】夜香牛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莖直立,柔弱,少分枝,稍被毛。葉互生;具柄;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先端鈍或短尖,邊緣有淺齒,基部狹楔尖,下延至葉柄,兩面疏被毛;近枝端的葉較狹而小。頭狀花序長約7毫米,寬約2.5毫米,排列成疏散的傘房花序;總苞片數列,銳尖,最外列較短;全部管狀花,兩性,約20朵,淡紫紅色,花冠長于苞片2倍,先端5裂.瘦果圓柱形,長約2毫米,有線條,被毛,冠毛白色,多數。花期全年。
生于曠地上。分布我國南部。
本植物的根(傷寒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秋間采收全草,曬干。
【藥材】干燥全草,莖長約15~60厘米,粗約3~5毫米,綠褐色,有縱皺紋,被淡黃色茸毛,質硬。葉多皺縮,或脫落,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質脆。莖頂帶有頭狀花序,花冠黃棕色,或結有瘦果,呈圓柱形,灰褐色,冠毛多數,白色。氣微。以葉多、無雜質者為佳。
產廣東等地。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
【藥理作用】種子可作驅蟲劑;葉有弱的抗菌作用,但對瘧原蟲無效。
【性味】《廣東中藥》Ⅱ:"性涼,味淡,一說味苦,性涼。"
【功用主治】清熱,除濕,解毒。治外感發熱,急性黃疸型肝炎,濕熱腹瀉,疔瘡腫毒。
①《嶺南采藥錄》:"治外感發熱,除濕熱。"
②《廣東中藥》Ⅱ:"清熱解毒,消腫拔毒,排膿。治濕熱腹瀉,并治乳瘡,毒蛇咬傷。"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退熱,安神鎮靜。治感冒發熱,咳嗽,急性黃疸型肝炎,神經衰弱,失眠,小兒夜尿,疔瘡腫毒。"
④《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跌打扭傷。"
⑤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痢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傷寒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傷寒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夜牽牛、星拭草(《嶺南采藥錄》),寄色草(《廣州植物志》),返魂香(《廣東中藥》Ⅱ),消山虎(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假咸蝦、枝香草(廣州空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上樹咳
上樹咳 (《廣西中藥志》) 【異名】瓜核草。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 【植物形態】骨牌蕨 多年生草本。根...
-
商陸花
商陸花 (《本草圖經》) 【異名】蕩花(陶弘景)。 【來源】為商陸科植物商陸的花,植物形態詳"商陸"條。 【功用主治】《本...
-
苕葉細辛
苕葉細辛 (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輯》) 【異名】盤山草、山薯(《廣西藥植名錄》),土細辛(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戰...
-
芍藥
芍藥 【釋名】 將離、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藥,赤者名木芍藥。 【氣味】 (根)苦、平、無毒。 【主治】...
-
大腹皮
大腹皮 (侯寧極《藥譜》) 【異名】檳榔皮(孫思邈),大腹毛(《醫林纂要》),茯毛(《會約醫鏡》),檳榔衣(《藥材資料匯編》...
-
蠶豆花
蠶豆花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花,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采集】清明節前后開花時采收,曬干,...
-
蓬子菜
蓬子菜 (《救荒本草》) 【異名】鐵尺草,月經草(《四川常用中草藥》),黃牛尾(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黃米花。...
-
橄欖
橄欖 (《日華子本草》) 【異名】橄欖子(《南州異物志》),橄棪(孟詵),忠果(《記事珠》),青果(《宛陵集》),青子(《東坡...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上樹咳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