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菜
(《救荒本草》)
【異名】鐵尺草,月經草(《四川常用中草藥》),黃牛尾(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黃米花。柳夫絨蒿、疔毒蒿、雞腸草(《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蓬子菜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莖粗短,根粗長而彎曲,帶木質。莖多數,叢生,直立,基部亦帶有木質,四棱形,嫩時有柔毛。葉6~10枚輪生,狹線形,長1~5厘米,寬1~1.5厘米,上面嫩時有毛疏生,邊緣向外反卷,下面有柔毛,中脈隆起。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叢,序梗有灰白色細毛;萼筒全部與子房愈合;花冠筒極短,裂片4,徑約2毫米,淡黃色;雄蕊4,伸出;子房2室,花柱2,柱頭頭狀。雙懸果二,扁球形,徑約1.8毫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草叢及荒土中。分布我國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本植物的根在江蘇,陜西某些地區有作茜草使用。參見"茜草根"條。
【采集】夏、秋季采收。
【化學成分】全草含喇叭茶甙、蕓香甙、車葉草甙、綠原酸。揮發油中含甲基香莢蘭醛、向日葵素。根含茜黃櫻草糖甙、偽紫茜素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全草有利膽作用。新鮮植物之液汁或煎劑,外用可治皮疹。
【性味】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苦,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微寒,味淡苦。"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行血,止癢。治肝炎,喉蛾腫痛,療瘡癤腫,稻田皮炎,蕁麻疹,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痛。
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消腫祛瘀,解毒止癢。治急性蕁麻疹,瘡癤疔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痹腫痛,跌打損傷,骨折,婦女血氣痛,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熬膏涂。
【選方】①治傳染性肝炎:蓮子菜一兩,茵陳一兩。板藍根五錢。水煎服,一日一劑。(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②治稻田皮炎:鮮蓬子菜二斤,黃柏五錢。蓮子菜加水九斤熬,過濾,加黃柏粉再熬,制成一斤膏,外涂周部。(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蓬子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蓬子菜 (《救荒本草》) 【異名】鐵尺草,月經草(《四川常用中草藥》),黃牛尾(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黃米花。柳夫絨蒿、疔毒蒿、雞腸草(《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蟛蜞
蟛蜞 (《本草經集注》) 【異名】螃蜞(《集韻》)。 【來源】為方蟹科動物無齒相手蟹或其同屬近緣動物的肉、內臟和脂肪。...
-
萍蓬草根
萍蓬草根 (《本草拾遺》) 【異名】水栗子(《綱目》)。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萍蓬草子"條。 【...
-
披麻草根
披麻草根 (《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蘆的根。 【植物形態】大理藜蘆 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莖...
-
蓬萊草
蓬萊草 (《泉州本草》) 【異名】苦舌草(《廣州植物志》),鳳梨草、旺梨草(《泉州本草》),雷公錘草(《福建中草藥》)。 【...
-
地耳草
地耳草 (《植物名實錄》) 【異名】田基黃(《生草藥性備要》),水榴子、香草(《質問本草》),斑鳩窩、雀舌草(《植物名實圖...
-
姜露
姜露 (《綱目拾遺》)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的鮮根莖的蒸餾液。植物形態參見"生姜"條。 【功用主治】辟寒,解中霜霧毒,...
-
姜味草
姜味草 (《滇南本草》) 【異名】地生姜(《昆明藥植調查》),柏枝草、香草、靈芝草(《中國經濟植物志》),小姜草、小香草...
-
海人草
海人草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松節藻科植物海人草的藻體。 【植物形態】海人草 藻體叢生,高5~25厘米,暗紫紅色...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蟛蜞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