蚺蛇膽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蟒蛇科動物蟒蛇的膽。動物形態詳"蚺蛇肉"條。
【性味】甘苦,寒,有毒。
①《別錄》:"味甘苦,寒,有小毒。"
②《海藥本草》:"大寒,毒。"
【歸經】①《本草經疏》:"入手少陰、足厥陰、陽明經。"
①《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用主治】燥濕,殺蟲,明目。治脘腹蟲痛,疳痢,癇疾,痔瘡,目翳腫痛。
①《別錄》:"主心腹露痛,下部匿瘡,目腫痛。"
②《藥性論》:"主下部蟲,殺小兒疳。"
③《本草拾遺》:"主破血,止血痢,小兒熱丹,口瘡、疳痢。"
④《海藥本草》:"主小兒癇,男子下部匿。"
⑤《綱目》:"明目,去翳膜,療大風。"
⑥《隨息居飲食譜》:"為傷科要藥。"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3~5分,酒化或水化服。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①治小兒疳瘡,蝕口齒鼻及下部:蚺蛇膽末,敷之。
②治小兒急疳癢,隨爪(抓)作瘡,瞬息大如錢:蚺蛇膽三大豆許,黃礬、白礬灰、蘆薈、麝香各一錢。上藥細研為散。若頭面身上有瘡,以清泔洗,燕干,敷一大豆許,良久水出即止。如在口齒中,宜頻貼之。(蚺蛇膽散)
③治齒匿,斷腫有膿血出:白礬灰,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研),蚺蛇膽一錢(分)。上藥,細研。先以生布揩齒斷令血出,嗍令血盡,即用散藥摻于濕紙上,可患處貼之,日三二上,以差為度。(白礬散,①方以下出《圣惠方》)
④治濕痢久不斷,體瘦,昏多睡,坐則閉目,食不下:蚺蛇膽大如豆二枚,煮通草汁,研膽,以意多少飲之,并涂五心并下部。(《產乳集驗方》)
⑤治痔瘡腫痛:蚺蛇膽研,香油調涂。(《醫方摘要》)
【名家論述】《本草經疏》:"蚺蛇膽,苦中有甘,氣寒,有小毒。心腹匿痛者,蟲在內攻嚙也。下部匿瘡者,蟲在外侵蝕也。濕熱則生蟲,苦寒能燥濕殺蟲,故內外施之皆得也。肝開竅于目,肝熱則目腫痛,入肝泄熱,則腫痛除矣。"
蚺蛇膽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蚺蛇膽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蟒蛇科動物蟒蛇的膽。動物形態詳"蚺蛇肉"條。 【性味】甘苦,寒,有毒。 ①《別錄》:"味甘苦,寒,有小毒。" ②《海藥本草》:"大寒,毒。" 【歸經】...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雀
雀 (《別錄》) 【異名】嘉賓(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濟方》),瓦雀(《滇南本草》),賓雀(《綱目》),麻禾雀(《本草述...
-
蚺蛇肉
蚺蛇肉 (《食療本草》) 【來源】為蟒蛇科動物蟒蛇的肉。 【動物形態】蟒蛇,又名:蟒、王蛇(《爾雅》),南蛇、埋頭蛇(《...
-
榕樹果
榕樹果 (《泉州本草》) 【來源】為桑科植物榕樹的果實。植物形態詳"榕須"條。 【功用主治】治臁瘡:榕樹果實自墜入水中...
-
人參果
人參果 (《陜西中草藥》) 【別名】人頭七、開口箭。 【來源】為蘭科植物角盤蘭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角盤蘭 多年生...
-
甘草節
甘草節 (《本草原始》) 【異名】粉草節(《外科精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莖內充填有棕黑色、樹脂狀物質...
-
磨盤草子
磨盤草子 (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磨盤草的種子。植物形態詳"磨盤草"條。 【化學成分】種子中含...
-
接骨丹1
接骨丹1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藥選》),大葫蘆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山茱萸科...
-
福壽草
福壽草 (《現代實用中藥》) 【異名】獻歲菊(《臺灣府志》),雪蓮(《西域見聞錄》),長春菊(《事物紺珠》),歲菊(《漳州府...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雀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