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竹子油
(《陸川本草》)
【來源】為藤黃科植物嶺南山竹子種仁的脂肪油。植物形態詳"木竹子"條。
【采集】冬季采成熟果實,用水浸2~3日,搓去皮肉,將種子曬干,去殼。然后取種仁晾干,碾成粉末狀,上甑蒸至90℃即可取下榨油。
【性味】《廣西中草藥):"甘酸,涼,有小毒。"
【功用主治】《廣西中草藥》:"消炎止痛,收斂生肌。治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牙周炎,癰瘡潰爛。"
【用法與用量】外用:涂敷。
木竹子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木竹子油 (《陸川本草》) 【來源】為藤黃科植物嶺南山竹子種仁的脂肪油。植物形態詳"木竹子"條。 【采集】冬季采成熟果實,用水浸2~3日,搓去皮肉,將種子曬干,去殼。然后取種仁晾干...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木錐花
木錐花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小齒錐花。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小齒錐花的根。 【植物形態】小齒錐花 亞灌木...
-
慕荷
慕荷 (《四川中藥志》) 【異名】黃藥子、索骨丹、老漢求(《陜西中藥志》),豬屎七、秤桿七、老蛇盤、天蓬傘、紅苕七、麻...
-
奶漿參
奶漿參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萬丈深、馬尾參(《云南中草藥》),還陽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
-
苜蓿
苜蓿 (《別錄》) 【異名】牧蓿(《爾雅》郭填注),木粟(《爾雅翼》),懷風、光風、連枝草(《西京雜記》),光風草(《綱目》...
-
毛冬瓜
毛冬瓜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白洋桃、白毛桃、白葡萄、生毛藤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山蒲桃(《福建中草...
-
馬桑樹皮
馬桑樹皮 (《貴州草藥》) 【植物形態】馬桑科植物馬桑詳"馬桑葉"條。 【功用主治】治白口瘡:鮮馬桑皮五分,搗絨,用青...
-
苦石蓮
苦石蓮 (《增訂偽藥條辨》) 【異名】石蓮子(《生草藥性備要》),老鴉枕頭(《藥材資料匯編》),土石蓮子、青蛇子(《南寧市...
-
淡竹葉
淡竹葉 (《綱目》) 【異名】竹葉門冬青(《分類草藥性》),迷身草(《嶺南科學雜志》),山雞米(《華南經濟禾草植物》),竹...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木錐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