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
(《唐本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葉。
【植物形態】苘麻,又名:白麻(《綱目》),青麻、野乞麻、八角烏、孔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達3~4米。莖直立,具軟毛。葉互生,圓心形,直徑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密生柔毛;葉柄長8~18厘米。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0.8~2.5厘米,粗壯;花萼綠色,下部呈管狀,上部5裂,裂片圓卵形,先端尖銳;花瓣5;黃色,較萼稍長,瓣上具明顯脈紋;雄蕊簡甚短;心皮15~20,長1~1.5厘米,頂端平截,輪狀排列,密被軟毛,各心皮有擴展、被毛的長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開;種子腎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常見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國各地。
本植物的根(苘麻根),種子(苘實)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蕓香甙0.2%。
【性味】《上海常用中草藥》:"全草:苦,平。"
【功用主治】①《福建民間草藥》:"葉:治癰疽腫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全草:解毒,祛風。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關節酸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外用:搗敷。
【選方】治癰疽腫毒:苘麻鮮葉和蜜搗敷。如漫腫無頭者,取鮮葉和紅糖搗敷,內服子實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苘麻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苘麻 (《唐本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葉。 【植物形態】苘麻,又名:白麻(《綱目》),青麻、野乞麻、八角烏、孔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達3~4米。莖直立,...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青蒿露
青蒿露 (《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菊科植物青蒿的莖、葉,經蒸餾而得的液體。植物形態詳"青蒿"條。 【性味】苦,...
-
秋楓木
秋楓木 (《陸川本草》) 【異名】秋風(《桂海虞衡志》),胡楊、紅桐、茄汽樹、赤木(《中國樹木分類學》),水梁木、三葉紅...
-
輕粉
輕粉 (《本草拾遺》) 【異名】汞粉(《本草拾遺》),峭粉(《日華子本草》),水銀粉(《嘉祐本草》),膩粉(《傳家秘寶方》...
-
蚯疽草
蚯疽草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白頭菜、夜明草(《廣西藥植名錄》),肉桂草、泥鰍菜(《福建中草藥》),魚眼草、茯苓...
-
蔥白
蔥白 (《別錄》) 【異名】蔥莖白(《綱目》),蔥白頭(《藥品化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 【植物形態】蔥(《...
-
百部還魂
百部還魂 (《廣西中藥志》) 【異名】還魂草(《廣西中藥志》),狗笠耳(《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的...
-
大駁骨丹
大駁骨丹 (《嶺南采藥錄》) 【異名】鴨仔花、逼迫樹(《本草求原》),大還魂(《嶺南采藥錄》),大駁節(《陸川本草》),大...
-
青蒿子
青蒿子 (《食療本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青蒿或黃花蒿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青蒿"、"黃花蒿"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青蒿露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