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駁骨丹
(《嶺南采藥錄》)
【異名】鴨仔花、逼迫樹(《本草求原》),大還魂(《嶺南采藥錄》),大駁節(jié)(《陸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寧市藥物志》),大駁骨、鴨公青,十月青《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白鶴腳,大骨節(jié)草、大駁骨泊(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大葉駁骨草,黑葉接骨草(《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黑葉爵床的莖葉。
【植物形態(tài)】黑葉爵床
常綠灌木,寓可達(dá)2.5米,除花序稍被微毛外,均禿凈,枝粗壯,圓柱形。葉對生,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4.5~6厘米,先端鈍,全緣,基部漸狹而成短柄。穗狀花序頂生,長7~10厘米;有多數(shù)闊卵形的苞片,長約1.2厘米,寬約10毫米,綠色,被微毛,內(nèi)有花3~4朵;小苞片極小或狹;萼片5,長約4毫米;花冠2唇形,長1.4~1.6厘米,白色而有紅色斑點,上唇2裂,下唇較大,短3裂,中裂較寬;雄蕊2,著生于花冠喉部,突出;花柱線形,短2裂。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約8毫米,有毛。花期春季。
多栽于庭園,或生于村旁、曠野灌叢中。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
【藥材】干燥枝葉,莖枝棒狀,粗約0.5~1厘米,灰褐色或黃褐色,常有粉塵狀細(xì)密斑點,平滑而稍有縱縐及點狀突起皮孔,節(jié)部膨大;皮薄,木部乳白色,髓部甚大,海綿狀,白色;幼枝稍壓扁。葉對生,革質(zhì),稍脫落,灰綠色、茶褐色或綠黃色,長橢圓形,兩面禿凈。氣微,味淡而稍帶豆腥味。以枝不過粗,葉多為好。
產(chǎn)廣東、廣西。
【性味】苦辛,平。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嶺南采藥錄》:"味苦,性寒。"
③《陸川本草》:"辛甘,微溫。"
【功用主治】活血,祛風(fēng)濕。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肺癰,乳癰。
①《本草求原》:"治乳癰,功勝于蒲公英,同黃糖、酒糟搗敷。"
②《嶺南采藥錄》:"理跌打傷,接合筋骨。"
③《南寧市藥物志):"治風(fēng)濕痹痛,肺癰。"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fēng)濕,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傷,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創(chuàng)傷紅腫,肋間神經(jīng)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宜忌】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孕婦內(nèi)服慎用。"
【選方】治跌打:大還魂、透骨消、澤蘭、血見愁、金牛草。同煎服。(《廣東中藥》)
大駁骨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大駁骨丹 (《嶺南采藥錄》) 【異名】鴨仔花、逼迫樹(《本草求原》),大還魂(《嶺南采藥錄》),大駁節(jié)(《陸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寧市藥物志》),大駁骨、鴨公青,十月青《廣...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蔥實
蔥實 (《本經(jīng)》) 【異名】蔥子(《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百合種植物蔥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蔥白"條。 【采集】夏、秋...
-
大茶根
大茶根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大洋藤、玉葉金花(《廣西藥植名錄》),膠鳥藤(《中國經(jīng)濟(jì)植物志》),火燒藤(廣西醫(yī)學(xué)...
-
蔥汁
蔥汁 (《別錄》) 【異名】蔥苒(陶弘景),蔥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藥爾雅》),蔥涎(《百一選方》),蔥油(《現(xiàn)代實...
-
刺竹筍
刺竹筍 (《綱目》) 【異名】芳竹筍(《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 【植物形態(tài)】箣竹(贊寧《筍譜》...
-
芭蕉子
芭蕉子 (《食療本草》)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芭蕉根條。 【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功...
-
白前
白前 (《別錄》) 【異名】石藍(lán)、嗽藥(《唐本草》)。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根及根莖。 【植物形態(tài)...
-
刺栗子
刺栗子 (《陜西草藥》) 【異名】野人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細(xì)梗薔薇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細(xì)梗薔薇 落葉灌木,高2~...
-
白木耳
白木耳 (《本草再新》) 【異名】白耳子(《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為銀耳科植物銀耳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tài)】銀耳...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蔥實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