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根
(《綱目》)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根。植物形態詳"薔薇花"條。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根含委陵菜酸。根皮含鞣質23.3%。鮮葉含維生素C_61.6毫克%。
【性味】苦澀,涼。
①《日華子本草》:"味苦澀,冷,無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甘澀,性平。"
【歸經】入脾、胃經。
①《綱目》:"入陽明經。"
②《本草匯言》:"入足陽明經。"
③《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祛風,活血,解毒。治肺癰,消渴,痢疾,關節炎,癱瘓,吐、衄、便血,尿頻,遺尿,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瘡癤疥癬。
①《別錄》;"止泄痢腹痛,五臟客熱,除邪逆氣,疽癩諸惡瘡,金瘡傷撻,生肉復肌。"
②《日華子本草》:"治熱毒風,癰疽惡瘡,牙齒痛,治邪氣,通血經,止赤白痢,腸風瀉血,惡瘡疥癬,小兒疳蟲肚痛。"
③《綱目》:"除風熱濕熱,縮小便,止消渴。"
④《綱目拾遺》:"治肺癰吐膿痰,酒煎服。"
⑤《浙江民間草藥》:"活血調經,清下焦濕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4錢。外用:搗敷或煎湯含漱。
【選方】①治關節炎,半身癱瘓,月經不調,小便失禁,白帶,口腔糜爛:野薔薇根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小兒遺尿,老人尿頻,婦女月經過多:鮮薔薇根一兩。燉瘦豬肉吃。
③治習慣性鼻衄:薔薇根皮二兩。燉母雞服。每周一次,連服三周。
④治夏天熱癤:鮮薔薇根三兩。煎水代茶。(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⑤治燙傷(未破者):倒鉤刺根、斑鳩毛各等量。煨水洗傷處。
⑥治跌打勞傷:倒鉤刺根一兩。煨水成濃汁,兌酒服。
⑦治吐血或痔瘡出血:倒鉤刺根一兩。煨水服。(⑤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薔薇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薔薇根 (《綱目》)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根。植物形態詳"薔薇花"條。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根含委陵菜酸。根皮含鞣質23.3%。鮮葉含維生素C_61.6毫...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青酒缸根
青酒缸根 (《草木便方》) 【來源】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植物形態詳"青酒缸"條。 【采集】9~10月挖取根部,洗凈,曬干...
-
青箭
青箭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竹節黃(《中草藥植物》)、小接骨(《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柔刺草的全...
-
青娘子
青娘子 (《綱目》) 【異名】芫蜻(《雷公炮炙論》),芫青(《別錄》),青娘蟲、相思蟲(《蘇州本產藥材》),青蟲(《中藥志》...
-
青皮
青皮 (《珍珠囊》) 【異名】青橘皮(《品匯精要》),青柑皮(《本草求原》)。 【來源】為蕓香利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
-
覆盆子根
覆盆子根(《綱目》)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根。植物形態詳覆盆子條。 覆盆子根圖片 覆盆子果實圖...
-
干苔
干苔 (《食療本草》) 【別名】海苔菜(《本草匯言》),苔菜(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為石莼科植物條滸苔的藻體。...
-
韶醬
韶醬 (《唐本草》) 【異名】枸醬(《漢書》),韶子(《廣志》),土蓽撥(《食療本草》),大蓽撥(《成都縣志》),韶青、檳榔韶...
-
薺菜花
薺菜花 (《履?巖本草》) 【異名】地米花(《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花序。植物形態詳"薺菜"條...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青酒缸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