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韶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酒餅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石韶、穿壁風(《廣西中草藥》),爬巖香、石南藤、廿四癥、上樹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山藥的莖葉。
【植物形態】山藥
木質藤本,長達數米。枝圓柱形,稍有棱,無毛,節上常生不定根。葉互生,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或楔形,有時明顯不對稱,兩面無毛或下面被極稀的短柔毛,葉脈5~7條;葉柄長5~8毫米,托葉痕超過葉柄中部。花單性,雌雄異株;穗狀花序與葉對生;苞片近圓形,無柄,盾狀;花小,黃綠色;雄蕊2,花絲短;子房無柄,柱頭4裂,稀有3裂。漿果球形,黃色,直徑2.5~3毫米。花期4~7月。生于林中,常攀援于樹上或石上。分布我國南部。
【采集】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化學成分】藤含生物減、黃酮甙、酚類。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
【功用主治】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濕,強腰膝。治風濕痛,風寒骨痛,腰膝無力,肌肉萎縮,咳嗽氣喘。"
②《廣西中草藥》:"治風濕骨痛,手足麻痹,感冒風寒,咳嗽氣喘,腹寒痛。"
③《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消腫止痛,驅風寒,通經。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鮮品1~2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①治關節痰痛:鮮山藥1~2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預防中署:鮮山藥0.5~1兩。煎湯代茶飲。(《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山韶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山韶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酒餅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石韶、穿壁風(《廣西中草藥》),爬巖香、石南藤、廿四癥、上樹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山馬蝗
山馬蝗 (《植物名實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 【植物形態】山螞蝗 小灌木,高達1米。莖基部直徑2.5毫米,...
-
山韭菜
山韭菜 (《云南中草藥》) 【異名】黑花野韭。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山韭菜 多年生草本,高...
-
山梅花根皮
山梅花根皮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異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絹毛山梅花的根皮...
-
山里紅
山里紅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藥》),扎巴興羅瑪涅買(藏名)。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川梨的...
-
壁錢
壁錢 (《本草拾遺》) 【異名】陷蛸(《詩經》),長坰(《爾雅》),想子(《劉子新論》),壁鏡、壁蟲(《綱目》),壁想(《外科...
-
棘葉
棘葉 (《綱目》)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葉。植物形態詳"酸棗仁"條。 【化學成分】含蕓香甙、小檗堿、原阿片堿、蠟...
-
白鵝膏
白鵝膏 (《別錄》) 【異名】白鵝脂(《千金食治》)。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脂肪。動物形態詳鵝肉條。 【化學成分】鵝脂...
-
三塊瓦
三塊瓦 (《四川中藥志》) 【別名】地海椒(《四川中藥志》),老鴉酸(《湖南藥物志》),麥穗七、鉆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山馬蝗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