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瓦
(《四川中藥志》)
【別名】地海椒(《四川中藥志》),老鴉酸(《湖南藥物志》),麥穗七、鉆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梅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酢漿草科植物山酢漿草的全草或裉。
【植物形態】山酢漿草
一年生草本。根莖斜臥,有殘留的鱗片狀葉基。葉基生,少數;掌狀復葉,柄長8~15厘米;小葉3枚,倒三角形,長2~2.5厘米,寬3~3.5厘米,先端凹缺,兩角鈍圓,全緣,基部楔形,上、下面及葉柄皆密被長柔毛。花梗長12~16厘米,中部有1苞片;花單生,白色或淡黃色,徑約2厘米;花萼5深裂,綠色,裂片長橢圓形,長4~6毫米;花瓣5裂,長約2厘米,裂片倒卵形,膜質;雄蕊10,2輪,外輪較短,花絲基部合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蒴果,成熟時室背開裂,將種子彈出。花期4~5月。
生于山地林下較陰濕的地方。分布我國西部、中部、南部從云南至臺灣等地。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微辛,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利尿,散瘀消腫。治腎炎血尿,癤腫,鵝口瘡,跌打損傷。
①《四川中藥志》:"利小便,解煩熱。治眼目腫痛及小兒鵝口瘡。"
②《陜西中草藥》:"行氣養血,消腫散瘀。治貧血,跌打損傷,癤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蕩,1~3錢。外用:蘸酒擦。
【選方】①治腎臟炎和尿出血:三塊瓦、包谷須、酸漿草,同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貧血:麥穗七三錢,當歸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鮮麥穗七全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用鮮麥穗七全草蘸熱酒揉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三塊瓦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三塊瓦 (《四川中藥志》) 【別名】地海椒(《四川中藥志》),老鴉酸(《湖南藥物志》),麥穗七、鉆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梅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酢漿草科植物山酢漿草的全草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三角咪
三角咪 (《貴州草藥》) 【別名】山板凳(《貴州草藥》),宿柱三角咪(《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黃楊科植物宿柱三...
-
肉爬皂
肉爬皂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水指甲。 【來源】為風仙花科植物短距鳳仙花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短距鳳仙花...
-
三顆針
三顆針 (《分類草藥性》) 【別名】鋼針刺(《天寶本草》),刺黃連(《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
-
乳腐
乳腐 (《嘉祐本草》) 【異名】乳餅(《本草蒙筌》)。 【來源】為牛乳等乳類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綱目》:"乳腐,諸乳...
-
鹿銜草
鹿銜草 (《滇南本草》) 【異名】破血丹(《植物名實圖考》),紙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紅肺筋草(《重慶草藥》),鹿壽茶(《陜...
-
枸骨根
枸骨根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功勞根(《浙江民間草藥》)。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根,詳枸骨葉條。 【采集】...
-
老鼠吹簫
老鼠吹簫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羊饑藤、雞舌頭葉、風藤草。 【來源】為清風藤科植物云南清風藤的莖葉或根。...
-
黃刺皮
黃刺皮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黃三刺皮。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莖皮。 【植物形態】直穗小檗 落...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三角咪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