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地黍
(《福建中草藥》)
【異名】硬骨草、風(fēng)臺草、大廣草、馬鞭節(jié)。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鋪地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平臥。稈直立,稍堅(jiān)挺,具多節(jié)。葉互生,扁平;線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5~5毫米,近革質(zhì),葉脈平行,葉緣干時(shí)卷,基部有葉鞘,鞘與葉面有毛,葉背光滑9。圓錐花序開展,長10~20厘米;分枝斜向上升,粗糙;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穎白色,透明,截形或闊三角形,長約為小穗之1/4,脈不明顯;第二顆卵形,先端短尖,有脈7條;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壓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圓形,具脈9條,內(nèi)稃膜質(zhì);第二小花兩性,外稃矩圓形,先端短尖,薄革質(zhì),背弓形,邊緣稍寬而內(nèi)卷,包圍著內(nèi)稃;雄蕊3,花絲細(xì)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頭羽狀。穎果。夏、秋抽穗。
生于曠野、谷地、濕地或溪澗旁。分布廣東、浙江、臺灣、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及根(鋪地黍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微甘苦,平。
【功用主治】清熱平肝,利濕解毒。治淋濁,濕熱帶下。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兩。
鋪地黍
時(shí)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鋪地黍 (《福建中草藥》) 【異名】硬骨草、風(fēng)臺草、大廣草、馬鞭節(jié)。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鋪地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平臥。稈直立,稍堅(jiān)挺,...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七星劍
七星劍 (《生草藥性備藥》) 【別名】小葉不紅、假芥蘭、星色草(《生草藥性備要》),獨(dú)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嶺...
-
枇杷葉
枇杷葉 (《別錄》) 【異名】巴葉(《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枇杷"條。 【采集】全...
-
菩薩魚
菩薩魚 (《陸川本草》) 【異名】斗魚,花蝶魚(薛德?《系統(tǒng)動物學(xué)》),錢爿魚(《脊椎動物分類學(xué)》),蝴蝶魚、火燒板(《中...
-
婆婆指甲菜
婆婆指甲菜 (《救荒本草》) 【異名】瓜子草(《植物名實(shí)圖考》),高腳鼠耳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石竹科植...
-
白松塔
白松塔 (《山西中草藥》) 【異名】松塔、松球、松果、槨樹核桃(《山西中草藥》)。 【來源】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 【...
-
榧花
榧花 (《本草拾遺》) 【異名】棑華(《別錄》)。 【來源】為紅豆杉科植物榧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榧子"條。 【性味】《別錄》...
-
鸕鶿涎
鸕鶿涎 (《綱目拾遺》) 【來源】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口涎。動物形態(tài)詳"鸕鶿"條。 【功用主治】治百日咳。 【選方】①治腎...
-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 (《河北中藥手冊》) 【異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七星劍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