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角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麋鹿的骨化老角。動物形態詳"麋茸"條。
【炮制】孟詵:"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黃香后,末。"
【性味】甘,溫。
①《別錄》:"味甘,無毒。"
②《醫學入門》:"甘,溫,無毒。"
③《綱目》:"甘,熱,無毒。"
【功用主治】強筋骨,益血脈。治虛勞內傷,腰膝不仁,筋骨疼痛。
①《別錄》:"主痹,止血,益氣力。"
②孟詵:"補虛勞,填髓。又丈夫冷氣及風,筋骨疼痛,作粉長服。"
③《日華子本草》:"添精補髓,益血脈,暖腰膝,悅色,壯陽,療風氣,偏治丈夫,勝鹿角。治腰膝不仁,補一切血病。"
④《綱目》:"滋陰養血,功與茸同。"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宜忌】《本草述》:"陽盛陰虛者忌之。"
【選方】①治真元虧耗,榮衛勞傷,精液不固,大便不調,食少乏力,久服填骨髓,補虛勞,駐顏色:生麋角(鎊為屑)十兩,附子一兩。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空心米飲下。(《雞峰普濟方》麋角丸)
②治五痿,皮緩毛瘁,血脈枯槁,肌肉薄著,筋骨羸弱,飲食不滋,庶事不興,四肢無力,爪枯,發落,眼昏,唇燥,疲憊不能支持:麋角(鎊,酒浸一宿)一斤,熟地黃四兩,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上用大麥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藥與麥,別焙干為末,以浸藥酒,添清酒煮麥粉為糊,搜和得所,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米湯任下,食前服。(《三因方》麋角丸)
③治卒心痛:麋角,炙令黃香后,末,和酒空腹服二錢匕。(孟詵)
【名家論述】《綱目》:"鹿之茸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補陰,左腎血液不足者宜之。此乃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雖具,而理未發出,故論者紛紜。"
麋角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麋角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麋鹿的骨化老角。動物形態詳"麋茸"條。 【炮制】孟詵:"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黃香后,末。" 【性味】甘,溫。 ①《別錄》:"味甘,無毒。" ②《醫學...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梅花
梅花 FlosMume (英)PlumBlossom 【別名】 酸梅、黃仔、合漢梅。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花蕾。 【植物形...
-
美麗胡枝子花
美麗胡枝子花 (《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美麗胡枝子的花。植物形態詳"美麗胡枝子"條。 【采集】秋季采收。 【...
-
梅花刺根
梅花刺根 (《貴陽民間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根。植物形態詳"青刺尖"條。 【采集】全年可采。 【藥材】干...
-
毛藥
毛藥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紅絲線、血見愁(《植物名實圖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佛手柑根
佛手柑根(《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根。植物形態詳佛手柑條。 【采集】9~10月挖取,曬干。 【...
-
大葉千斤拔根
大葉千斤拔根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天根不倒(《貴州民間藥物》),千斤紅(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秤桿升麻
秤桿升麻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點菜、土升麻(《貴州民間藥物》),貓兒翻甑、搬倒甑(《...
-
?麥蘗
?麥蘗 (《別錄》) 【異名】麥芽(《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裸麥的發芽穎果。 【植物形態】裸麥,又名:?麥(《別錄...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梅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