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蝗果
(《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美麗栒子的根。
【植物形態】美麗栒子
灌木,高1.5~2.5米。樹皮紅褐色;枝密生,韌性強,不易折斷,小枝最初有軟毛,最后幾無毛。單葉互生或5~10片聚生于短枝上,卵圓形至披針形,長1~2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被白色絨毛;葉柄長2~5毫米,具毛。花白色或粉紅色,6~10朵排列成密生的傘房花序,生于小枝頂端?;ㄝ嗤灿邪咨?,萼齒三角卵圓形;花瓣平展,卵圓形。梨果倒卵形,較小,紫紅色,有核2~3枚。
生于路邊、山坡灌木叢中。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性味】味苦澀,性涼。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腮腺炎,淋巴結炎,麻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馬蝗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馬蝗果 (《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美麗栒子的根。 【植物形態】美麗栒子 灌木,高1.5~2.5米。樹皮紅褐色;枝密生,韌性強,不易折斷,小枝最初有軟毛,最后幾無毛。單葉互...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馬刀肉
馬刀肉 (《綱目》) 【來源】為竹蟶科動物長竹蟶的肉。原動物詳"馬刀"條。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無毒。...
-
馬藺根
馬藺根 (《綱目》 【來源】鳶尾科植物馬藺的根,植物形態詳"馬藺子"條。 【性味】《河北中藥手冊》:"性平,味甘。" 【功...
-
麻黃
麻黃 (《本經》) 【異名】龍沙(《本經》),卑相、卑鹽(《別錄》),狗骨(《廣雅》)。 【來源】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
-
麻秸
麻秸 (《綱目》) 【異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悄(《中國醫學大辭典》),油麻稿(福建《民間實用草藥》)。 【來源】為...
-
白花蛇目睛
白花蛇目睛 (《綱目》) 【來源】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眼睛。動物形態詳白花蛇條。 【功用主治】《普濟方》:治小兒夜啼...
-
大一面鑼
大一面鑼 (《四川中藥志》) 【異名】大一面綠(《峨嵋藥植》),白毛草(《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鑼...
-
款冬花
款冬花 (《本經》) 【異名】冬花(《萬氏家抄方》),款花(《瘡瘍經驗全書》),看燈花(《本草崇原集說》),艾冬花(《山西中...
-
黑龍串筋
黑龍串筋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大葉勾兒茶的根及莖。 【植物形態】大葉勾兒茶 藤狀灌木。莖褐色...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馬刀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