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甲子根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馬甲子的根。
【植物形態(tài)】馬甲子,又名:鐵籬笆(《草木便方》),?仔、雄虎刺、石刺木、烏刺仔、刺盤子、狗骨?、秤錘?。
灌木,高達(dá)3米。幼枝及嫩葉多少被茸毛,后變無毛;小枝具直而尖利的刺,刺由托葉變成。單葉互生;具柄;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5厘米,寬2.5~3厘米,基部圓形,先端圓鈍或微凹,上面深綠而具光澤,下面沿葉脈有細(xì)毛,邊緣有細(xì)鈍齒,葉脈3出。聚傘花序腋生;花細(xì)小,黃綠色;花萼5裂,被茸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匙形,短于萼;雄蕊5,與花瓣對生,花絲黃綠色;雌蕊花托連生,柱頭3裂,子房2~3室,每室有1胚珠,藏于花盤內(nèi)。核果盤狀,周圍有栓質(zhì)薄翅,直徑12~18毫米;果梗長1~1.5厘米。花期7月。果期8月。
常栽培作綠籬。分布臺灣、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安徽、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葉(馬甲子葉),果實(鐵籬笆果)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10~11月采根,切片曬干。
【藥材】干燥的根,上部較粗壯,下部有分歧,外表有細(xì)縱皺,并殘留少數(shù)須根,質(zhì)堅硬。
產(chǎn)四川、廣西等地。
【性味】苦,平。
①《南寧市藥物志》:"澀,平,微酸。"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
③《貴州草藥》:"性寒,味苦澀。"
【功用主治】祛風(fēng)濕,散瘓血,解毒。治喉痛,腸風(fēng)下血,風(fēng)濕痛,跌打損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喉痛。"
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跌打損傷,散瘀血,消腫。"
③《四川中藥志》:"除寒活血,發(fā)表解毒,消腫。治心腹疼痛。"
④《貴州草藥》:"祛風(fēng)濕,治勞傷,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
【選方】①治腸風(fēng)下血:馬甲子根一至二兩,同豬肉煲服。(《廣西中藥志》)
②治風(fēng)濕痛:馬甲子根浸酒,內(nèi)服外擦。(《廣西中藥志》)
③治勞傷:鐵籬笆、黃葛樹須根、黑骨藤各五錢。泡酒一斤,每次服一兩。(《貴州草藥》)
④治狂犬咬傷:鐵籬笆、黑竹根、煤炭果各一兩。煎水,兌少許酒服。(《貴州草藥》)
馬甲子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馬甲子根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馬甲子的根。 【植物形態(tài)】馬甲子,又名:鐵籬笆(《草木便方》),?仔、雄虎刺、石刺木、烏刺仔、刺盤子、狗骨?、秤錘?。 灌木,高達(dá)...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馬骨
馬骨 (《食療本草》) 【來源】馬科動物馬的骨頭,詳"馬肉"條。 【性味】甘,涼。 ①《別錄》:"頭骨:微寒。" ②《綱目》...
-
馬寶
馬寶 (《飲片新參》) 【異名】馬結(jié)石(《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馬科動物馬胃腸道中所生的結(jié)石。 【采集】當(dāng)馬宰殺后...
-
馬蘭
馬蘭 (《本草拾遺》) 【異名】紫菊(《本草拾遺》),階前菊(《履巉巖本草》),雞兒腸、馬蘭頭(《救荒本草》),竹節(jié)草(《摘...
-
馬比木
馬比木 (《貴州草藥》) 【異名】公黃珠子、追風(fēng)傘。 【來源】為茶茱萸科植物海桐假柴龍樹的根皮。 【植物形態(tài)】海桐假柴...
-
甘蕉根
甘蕉根 (《別錄》)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莖。植物形態(tài)詳香蕉條。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xué)成分】根含酚類。...
-
卷柏
卷柏 (《本經(jīng)》) 【異名】豹足、求股、神投時(《吳普本草》),交時(《別錄》),石蓮花、回陽草(《滇南本草》),不死草(《...
-
滇南杭子梢
滇南杭子梢 (《貴州草藥》) 【異名】干枝柳、三葉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的根。 【植物形態(tài)】滇南杭子梢 灌...
-
風(fēng)花菜
風(fēng)花菜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異名】是菜(《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葉香(藏名)。 【來...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馬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