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
(《嶺南采藥錄》)
【異名】土三七、葉生(《植物名實圖考》),葉爆芽(《陸川本草》),厚面皮、著生藥、傷藥(《南寧市藥物志》),打不死,葉生根、曬不死(《廣西中藥志》),古仔燈、新娘燈(《閩南民間草藥》),天燈籠、槍刀草(《泉州本經》),大疔癀、大還魂(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落地生根
多年生肉質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具節,下部灰色,稍呈木質化,上部紫紅色,密被淡黃色橢圓形皮孔。葉對生,單葉或羽狀復葉;復葉有小葉3~5枚,小葉片橢圓形,長5~16厘米,寬2.5~10厘米,兩端圓鈍,邊緣具鈍鋸齒,呈紫色,側脈不顯;葉柄紫色,長2.5~5厘米,基部寬扁,半抱莖。聚傘花序著生于枝頂或葉腋,花兩性,下垂;苞片2枚,葉狀;萼管膨大呈筒狀,紙質,外面有紫色斑紋,先端4裂,裂片闊三角形;花冠甕狀,基部呈球形,中部收縮,上部膨大,先端4裂,裂片部分伸出萼管之外,呈紫紅色;雄蕊8,2輪,花絲基部與花冠管合生,花藥紫色;雌蕊4,每枚基部外側有1鱗片,子房綠色,光滑無毛,花柱不等長,柱頭不顯。蓇葖果4枚。種子多數。花期2~5月。果期3~6月。
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葉含蘋果酸、檸檬酸、異檸檬酸、延胡索酸、維生素C、槲皮素-3-二阿拉伯糖甙、黃芪甙,又含o-及β-香樹脂醇、谷甾醇等。
【藥理作用】印度產落地生根的葉和莖的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有非常顯著的興奮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作用稍弱,但二者對離體兔十二指腸及大鼠子宮均無明顯作用。煎劑對離體兔心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作用較弱,在大鼠后肢灌流試驗中,水提取物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注射0.1克生藥/公斤,煎劑及水提取液對血壓均無明顯影響;小鼠腹腔注射1克生藥/公斤,動物(每組2只)于24小時內均死亡。
【性味】酸,寒。
①《陸川本草》:"性寒,味酸。"
②《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③《廣西中藥志》:"味淡,性寒。"
④《泉州本草》:"味甘淡,性大寒。"
【歸經】《泉州本草》:"入肺、腎二經。"
【功用主治】涼血,止血,消腫,解毒。治吐血,刀傷出血,胃痛,關節痛,咽喉腫痛;乳癰,疔瘡,潰瘍,燙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涼血,止吐血。"
②《嶺南采藥錄》:"敷瘡毒,能拔毒。"
③《陸川本草》:"止血,消炎,生肌。治刀傷出血,瘡癰潰爛,燙傷,中耳炎。"
④《南寧市藥物志》:"葉:消腫止痛。外用治跌打,刀傷,熱瘡紅腫,熱眼過膜(加冰片);根:內服治肺熱咳嗽(煲豬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葉1~2兩,根1~2錢。外用:搗敷、絞汁曬粉干摻或搗汁含漱。
【宜忌】《泉州本草》:"脾胃虛寒者忌用。"
【選方】①治創傷出血:落地生根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②治疔瘡,癰疽,無名腫毒:落地生根鮮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蜜飲服,渣敷患處。
③治喉風腫痛:落地生根鮮葉五片至十片。絞汁,含漱。
④治乳腺炎:落地生根鮮葉一至二兩。搗爛敷患處。(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⑤治潰瘍:葉爆芽一斤(生搗汁曬干,取粉用),梅片五分。共末粉,摻患處。(《陸川本草》)
⑥治跌打損傷吐血:落地生根鮮葉七片。搗爛絞汁,調酒、亦砂糖,燉溫服。
⑦治熱性胃痛:落地生根鮮葉五片。搗爛絞汁調食鹽少許服。
⑧治關節肘痛:落地生根鮮全草一兩。水煎服。
⑨治急性中耳炎:落地生根鮮葉,搗爛絞汁滴耳。(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落地生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落地生根 (《嶺南采藥錄》) 【異名】土三七、葉生(《植物名實圖考》),葉爆芽(《陸川本草》),厚面皮、著生藥、傷藥(《南寧市藥物志》),打不死,葉生根、曬不死(《廣西中藥志》),古仔...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落地荷花
落地荷花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九頭青、鯉魚膽。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五嶺龍膽的全草。 【植物形態】五嶺龍...
-
落花生枝葉
落花生枝葉 (《滇南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葉,植物形態詳"落花生"條。 【化學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
-
落霜紅
落霜紅 (《江西草藥》) 【異名】細葉冬青、小葉冬青、細毛全冬(《江西草藥》),貓秋子草、瘡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
-
落霜紅根
落霜紅根 (《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落霜紅的根,植物形態詳"落霜紅"條。 【性味】甘苦,涼。 【功用主治】...
-
橄欖核
橄欖核 (《綱目》) 【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植物形態詳橄欖條。 【藥材】果核呈梭形,兩頭鈍尖,紅棕色,上有...
-
螺厴草
螺厴草 (《本草拾遺》) 【異名】鏡面草(《楊氏家藏方》),想兒草、地連錢(《綱目拾遺》),抱樹蓮(《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
慈竹籜
慈竹籜 (《綱目》) 【異名】慈竹筍殼(《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籜,植物形態詳"慈竹葉"條。...
-
防風
【中藥名稱】防風 (《本經》) 【異名】銅蕓(《本經》),茴蕓、茴草、百枝、閭根、百蜚(《吳普本草》),屏風(《別錄》),...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落地荷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