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蓼
(《貴州草藥》)
【異名】小黃藥(《貴州草藥》)。
【來源】為蓼科植物兩棲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兩棲蓼
多年生草本,有根狀莖。生于水中者:莖橫走,節部生根;葉有長柄,柄由托葉鞘中部以上伸出;葉片矩圓形,浮于水面,長5~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鈍,基部通常為心形。生于陸地者:莖直立,不分枝;葉有短柄;葉片寬披針形,密生短硬毛,長6~14厘米,寬1.5~2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托葉鞘筒狀,頂端截形。花序穗狀,頂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紅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花柱2,伸出于花被之外。瘦果近圓形,兩面凸出,黑色,有光澤。
生于湖泊、河流淺水中和水邊濕地。分布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陜西、湖北、云南、貴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學成分】含黃酮類金絲桃甙、銳蓄甙、槲皮黃甙、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另含綠原酸和咖啡酸。此外,含生物堿。生長在水中時,含痕量生物堿,花期增加到0.017%,然后消失。如生長在陸上,花期開始時含0.04%,盛開時達0.29%。如再移植于水中,則生物堿含量又下降。
【藥理作用】木犀草素的作用參見"忍冬藤"條。
【性味】《貴州草藥》:"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貴州草藥》:"清熱利濕。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治疔瘡:小黃藥、野煙各三錢。搗絨外敷。(《貴州草藥》)
兩棲蓼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兩棲蓼 (《貴州草藥》) 【異名】小黃藥(《貴州草藥》)。 【來源】為蓼科植物兩棲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兩棲蓼 多年生草本,有根狀莖。生于水中者:莖橫走,節部生根;葉有長柄,柄由...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柳花
柳花 (《本經》) 【異名】楊花(《摘元方》),柳椹(《岣嶁神書》),柳蕊(《綱目拾遺》)。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
-
列當
【中文名】列當(《開寶本草》) 【類別】全草類 【異名】栗當(《食醫心鏡》),草蓯蓉(《唐本草》),花蓯蓉(《日華子本草》...
-
柳屑
柳屑 (《綱目拾遺》) 【異名】柳托績《圣惠方》),柳蛀糞(《圣濟總錄》)。 【來源】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 【功用主治】《...
-
琉璃草根
琉璃草根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倒提壺、大賴毛子。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壺的根。 【植物形態】...
-
苦地丁
苦地丁 (《中藥志》) 【異名】地丁(《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地丁草(《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地...
-
及已
【中文名】:及已(《本草經集注》)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SerrateChloranthusHerb 【異名】獐耳細辛(《綱目》),四葉細...
-
風藤草根
風藤草根 (《滇南本草》)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黃毛鐵線蓮的根。 【植物形態】黃毛鐵線蓮又名:風藤草(《滇南本草》),...
-
貝子
貝子 (《本經》) 【異名】貝齒(《雷公炮炙論》),白貝(《日華子本草》),白海屯(《簡便單方》),白貝齒(《藥材資料匯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柳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