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魚
(《綱目》)
【異名】鰳(《篇海》),鲞魚(《正字通》),?魚、白鱗魚、克鰳魚、火鱗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
【來源】為鯡科動物鰳魚的肉。
【動物形態】鰳魚
體長而寬,很側扁;背緣窄,腹緣較背緣隆凸。體長約40厘米左右。頭小,頭上部通常有2條隆起的嵴,由吻部達頭后方。口大,向上傾斜。下頜發達,前頜骨小而短;上頜骨寬而短,后端達眼的中伺。上下頜、胯骨及舌上均有細齒。鱗薄。形圓,無側線,體側縱列鱗49~53,橫列鱗15。腹部有硬鋸齒狀棱鱗,腹鰭前為24~27,腹鰭后為12~15。背鰭短,15~17,起點距吻端及尾鰭基之距離相等,而在腹鰭起點后有一相當距離。臀鰭長,47~50,基部長約為背鰭基部的3倍。胸鰭末端幾達腹鰭。腹鰭極短小。尾鰭深叉形。體兩側及下方銀白色;體背、吻端、背鰭和尾鰭淡黃綠色;其他各鰭白色。
夏季到淺海或河口產卵,平時均居于深海中。主要食物為魚類、頭足類等動物。分布很廣,北自遼寧,南達海南均有。
【性味】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咸,平。"
【歸經】《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①《綱目》:"開胃,暖中。"
②《隨息居飲食譜》:"補虛。"
【宜忌】《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風,醉者更甚。"
勒魚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勒魚 (《綱目》) 【異名】鰳(《篇海》),鲞魚(《正字通》),?魚、白鱗魚、克鰳魚、火鱗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 【來源】為鯡科動物鰳魚的肉。 【動物形態】鰳魚 體長而寬,很側扁;...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老鴉柿
老鴉柿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牛奶柿、丁香柿、月月有、枝柿、丁季李、拳李、糯米飯刺。 【來源】為柿科植物...
-
鯉魚膽
鯉魚膽 (《本經》)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膽,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除膽汁一般常有的膽汁酸、膽汁色素...
-
雷丸
雷丸 (《本經》) 【異名】雷矢(《范子計然》),雷實(《吳普本草》),竹苓(《綱目》),竹林子、竹鈴芝(《中藥志》),木連子...
-
鯉魚血
鯉魚血 (《唐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血,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鯉魚血的組成,因季節、營養情況...
-
廣東土牛膝
廣東土牛膝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須公、六月霜(《生草藥性備要》),白須公(《本...
-
鯉魚腦
鯉魚腦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腦,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水分、蛋白質、脂...
-
臭茉莉
臭茉莉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馬鞭草科檀物臭茉莉的根與葉。 【植物形態】臭茉莉,又名:臭矢茉莉(《嶺南采藥錄...
-
活血連
活血連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墨七、土莎連(《藥學學報》10:692,1965)。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鞘柄烏頭的根。 【植...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老鴉柿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