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根
(《綱目拾遺》)
【異名】芙蓉根(《綱目拾遺》)。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態詳"臭梧桐"條。
【采集】秋后采收,除去泥雜及莖葉。
【化學成分】含賴桐二醇烯酮、賴桐酮、謐桐甾醇。
【性味】①《浙江民間草藥》:"味苦,性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
【功用主治】治瘧疾,風濕痹痛,高血壓,食積飽脹,小兒疳疾,跌打損傷。
①《本草圖經》:"治瘧。"
②《浙江民間草藥》:"消食,開胃利濕。治高血壓。"
③《四川中藥志》:"治食積飽脹,小便不利及小兒疳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搗汁沖酒,1~2兩。
【選方】①治風濕痛:臭梧桐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內外一切乳毒:臭梧桐,春、夏取頭三個,秋、冬取根,搗爛絞汁。對陳酒熱服,取汗為度。(《經驗廣集》梧桐酒)
③治跌打:臭梧桐根煎酒服之。(《嶺南采藥錄》)
臭梧桐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臭梧桐根 (《綱目拾遺》) 【異名】芙蓉根(《綱目拾遺》)。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態詳"臭梧桐"條。 【采集】秋后采收,除去泥雜及莖葉。 【化學成分】含賴桐二醇烯酮...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垂絲衛矛
垂絲衛矛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球果衛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青皮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小...
-
赤沙糖
赤沙糖 (《隨息居飲食譜》) 【異名】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綱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紅糖(《醫林纂要》),片...
-
臭梧桐子
臭梧桐子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實或帶宿萼的果實。植物形態詳"臭梧桐"條。 【功用主治】...
-
春花胡枝子
春花胡枝子 (《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 【植物形態】春花胡枝子 直立灌木。枝條疏被長...
-
雞蛋花
雞蛋花 (《嶺南采藥錄》) 【異名】蛋黃花、擂捶花(《廣東中藥》Ⅱ),大季花(《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
-
芭蕉子
芭蕉子 (《食療本草》)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芭蕉根條。 【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功...
-
河豚魚肝油
河豚魚肝油 (《遼寧醫學》2(10):467,1966) 【來源】為鲀科動物弓斑東方鲀、蟲紋東方鲀、暗色東方鲀的肝臟所熬出的油。動...
-
臭辣樹
臭辣樹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野米辣(《廣西藥植名錄》),刁近樹、臭桐子樹(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蕓香科...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垂絲衛矛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