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槁世
(《嶺南采藥錄》)
【異名】楠木根(《南寧市藥物志》),大疳根(《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根皮或樹皮、葉、種子。
【植物形態】潺槁樹,又名:潺槁木姜、厚皮楠、香膠木、山膠木、青桐膠、野果木、牛耳楓、山加龍、潺果、三苦花。
常綠小喬木或喬木,高3~15米,內皮有粘質,嫩枝、葉柄、葉下面、花序多少有柔毛。葉革質或紙質;葉形多種,倒卵形、倒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5~20厘米,寬約5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楔形、鈍或近圓形,上面無毛,或近中脈略有短柔毛,下面綠色,被柔毛或近無毛,側脈每邊8~12條;葉柄長1~2.6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生于近頂的葉腋內,單生或數個生于總花梗上;總花序梗長達2~4厘米,傘梗長約1厘米;總苞片4,每1苞內有花多數;花被不全或缺;雄蕊9或更多,花梗密被黃色絨毛。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山野疏林或灌叢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藥理作用】果實中的揮發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特異作用,與氯丙嗪相似;予大鼠腹腔注射其乳化劑0.15~0.3克/公斤,能增強戊巴比妥的睡眠時間,但它無腎上腺素阻斷作用。對麥司卡林引起的過動及體溫升高有部分的拮抗作用。其另一特點為與d-苯丙胺有協同作用,能顯著增強d-苯丙胺的升高體溫作用,并致動物于死亡。揮發曲本身毒性是低的,大鼠可耐受0.6克/公斤。
【性味】苦,寒。
①《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苦澀,涼。"
【功用主治】治痢疾,腸炎,風濕骨痛,腮腺炎,乳腺炎,瘡癤。
①《嶺南采藥錄》:"治惡毒大瘡,剝取其根皮,搗爛敷之。"
②《南寧市藥物志》:"皮、葉:拔毒生肌,搗溶敷瘡瘍;根:內服治久痢。"
③《廣西藥植名錄》:"根:治風濕骨痛,小兒疳積。根皮:駁骨,消腫,止痛。種子:治瘧疾。"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濕熱,消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根:煎湯,0.5~1兩。外用:皮、葉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①治腸炎腹瀉,跌打損傷,腮腺炎,癰瘡:潺槁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瘡癤,乳腺炎初起:潺槁樹皮、葉搗敷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殘槁世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殘槁世 (《嶺南采藥錄》) 【異名】楠木根(《南寧市藥物志》),大疳根(《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根皮或樹皮、葉、種子。 【植物形態】潺槁樹,又名:潺槁木姜、...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蠶豆花
蠶豆花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花,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采集】清明節前后開花時采收,曬干,...
-
蠶豆莢殼
蠶豆莢殼 (姚可成《食物本草》) 【異名】蠶豆黑殼(《綱目拾遺》)。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莢殼,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
菜豆樹
菜豆樹 (《廣西中草藥》) 【異名】豆角樹、白鶴參、牛尾樹(《廣西中草藥》),豆角木、接骨涼傘、大朗傘、大朝陽、森木朗...
-
冰草根
冰草根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 【植物形態】賴草,又名:厚穗堿草、厚穗冰草、濱...
-
白花蛇目睛
白花蛇目睛 (《綱目》) 【來源】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眼睛。動物形態詳白花蛇條。 【功用主治】《普濟方》:治小兒夜啼...
-
海蜇皮
海蜇皮 (《綱目拾遺》) 【異名】白皮子(《柑園小識》),白皮紙、秋風子(《綱目拾遺》),姹皮(《醫林纂要》),羅皮(《動物...
-
百眼藤
百眼藤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雞眼藤。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小葉羊...
-
白鶴藤
白鶴藤 (《本草求原》) 【異名】白面水雞(《陸川本草》),白背絲綢(《生草藥手冊》),白底絲綢(《嶺南草藥志》),綢緞藤...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蠶豆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