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羅漢果(《嶺南采藥錄》)
【類別】果實類
【異名】拉汗果、假苦瓜(《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果實。
【植物形態】羅漢果
多年生攀援藤本。嫩莖被白色柔毛和紅色腺毛,莖暗紫色,具縱棱。葉互生,卵形或長卵形,長11~16厘米,寬10~13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全緣,上面綠色,被短柔毛,沿葉脈分布較密,下面暗綠色;嫩葉呈暗棕紅色,密布紅色腺毛,沿葉脈密被短柔毛;葉柄長4~5厘米,卷須側生,先端二又。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柄、花柄、萼片、花瓣均被柔毛及腺毛;雄花腋生,5~7朵排列成總狀;苞片1,矩圓形;萼5淺裂,裂片具線狀尖尾;花瓣5,淡黃色,微帶紅色,卵形,長約2厘米,先端具尖尾;雄蕊3,花藥分離。1枚1室,其余2枚2室;雌花單生于葉腋,萼管先端5裂;花瓣5,倒卵形,先端短尖,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3,柱頭2歧,有退化雄蕊3。瓠果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幼時深棕紅色,成熟時青色,被茸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多為栽培品,廣西有大量栽培。
本植物的葉(羅漢果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本品隨著果形不同,有茶山子、長單果、拉江子、紅毛果等園藝品種。
【采集】9~10月間果熟時采摘,置地板上,使其后熟,約8~10天果皮由青綠轉黃,用火烘炕,經5~6天,成為叩之有聲的干燥果實,然后刷毛,紙包,裝箱。
【藥材】干燥果實,圓形至長圓形,徑5~8厘米,外表黃褐色至深棕色,較光澤,微具殘留毛茸,少數有較深色的縱條紋。頂端膨大,中央有一圓形的花柱基痕,基部略狹,有果柄痕。質脆易碎,破碎后內表面黃白色,疏松似海綿狀。除去中果皮,可見明顯的縱脊紋10條。種子扁平,矩圓形或類圓形,棕色,邊緣較厚,中央微凹,內有子葉2枚。味甜。以形圓、個大、堅實、搖之不響、色黃褐者為佳。
主產廣西。
【化學成分】含多量葡萄糖等。
【性味】①《嶺南采藥錄》:"味甘。"
②《廣西中藥志》:"味甘,性涼,無毒。"
【歸經】《廣西中藥志》:"入肺、脾二經。"
【功用主治】清肺潤腸。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
①《嶺南采藥錄》:"理痰火咳嗽,和豬精肉煎湯服之。"
②《廣西中藥志》:"止咳清熱,涼血潤腸。治咳嗽,血燥胃熱便秘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選方】治百日咳:羅漢果一個,柿餅五錢。水煎服。(福建)
羅漢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文名】羅漢果(《嶺南采藥錄》) 【類別】果實類 【異名】拉汗果、假苦瓜(《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果實。 【植物形態】羅漢果 多年生攀援藤本。嫩莖被白色...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鹿頭肉
鹿頭肉 (《千金食治》)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頭上的肉,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性味】《千金?食治》:"平。...
-
鹿齒
鹿齒 (《唐本草》)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牙齒,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
-
路旁菊
路旁菊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其米(藏名)。 【來源】為菊科植物圓齒狗哇花的全草。 【植物形態】圓齒狗哇花 一年...
-
鹿骨
鹿骨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骨骼,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性味】《藥性論》;"味甘,微熱,無毒...
-
雞麻
雞麻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雙珠母。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雞麻的果實及根。 【植物形態】雞麻 落葉灌木,高...
-
蝙蝠葛根
蝙蝠葛根 (《中國藥植志》) 【異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藥手冊》),山花子根、光光葉根(《山東中藥》)。 【來源...
-
蓮生桂子草根
蓮生桂子草根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馬利筋的根。植物形態詳"蓬生桂子花"條。 【性味】《福建民間草...
-
海螺殼
海螺殼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骨螺科動物紅螺的殼。動物形態詳海螺條。 【炮制】采得后除去殘肉和泥土,...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鹿頭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