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葛根
(《中國藥植志》)
【異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藥手冊》),山花子根、光光葉根(《山東中藥》)。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蝙蝠葛"條。
【采集】4~5月或8~10月間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土,曬干。
【藥材】干燥根莖呈圓柱形(四川商品都對開呈半圓狀條形),長30~50厘米,徑1~5厘米,常扭曲,有稀疏細根、細根痕或芽痕,頂端有地上莖殘基,具縱皺,皮孔稀少。外表棕黃色至棕黑色(刮去粗皮者呈灰白色或灰棕色),木栓易剝落,內部現淡黃色。折斷面平坦,呈纖維性;木質部深黃色,分列成束,常8~15束或多至18束,輻射如輪;髓部棉白色。氣無,味甚苦。以根莖租長、色外黃內白、無須根者為佳。
產河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日本產蝙蝠葛根莖含生物堿山豆根堿、山豆根醇靈堿、山豆根二醇靈堿、華紫堇堿、光千金藤定堿、光千金藤堿、尖防己堿、N-去甲基尖防己堿。
前蘇聯產蝙蝠葛根莖含生物堿光千金藤堿、尖防己堿、N-去甲基尖防已堿、蝙蝠葛堿、木蘭花堿、山豆根堿、青藤堿及山豆根異醇靈堿。
【性味】①《四川中藥志》:"味苦辛,性寒,無毒。"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寒。"
【功用主治】祛風清熱,理氣化濕。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風濕痹痛、麻木,水腫,腳氣,痢疾腸炎,胃痛腹脹。
《四川中藥志》:"除濕祛風,行氣利水。治膀胱水腫,風腫,腳氣濕腫,風濕關節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3錢。
【選方】①治痢疾,腸炎:蝙蝠葛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用蝙蝠葛根五錢,徐長卿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四肢麻木:蝙蝠葛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絳蟲病:蝙蝠葛干根一至三錢。水煎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胃痛腹脹:蝙蝠葛根或莖藤二至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扁桃體炎和咽喉炎
取蝙蝠葛根、鬼針草各2.5斤,磨粉過篩,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次2~4片,日服3次。治療扁桃體炎16例,咽喉炎4例,除2例因高燒加用退熱藥外,均未用其它藥物。治程2~5天平均3.15天,皆愈。
此外,用蝙蝠葛根各種制劑(針、片、煎劑)治療慢性氣管炎,亦有一定療效。
蝙蝠葛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蝙蝠葛根 (《中國藥植志》) 【異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藥手冊》),山花子根、光光葉根(《山東中藥》)。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蝙蝠葛"條。 【采集】...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銳蓄
銳蓄 (《本經》) 【異名】竹(《詩經》),銳竹(《本經》),銳橇(《說文》),畜辯、銳蔓(《吳普本草》),扁蓄(《局方》),地...
-
扁豆根
扁豆根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植物形態詳"扁豆"條。 【化學成分】根含天門冬素酶。根瘤中含...
-
扁豆葉
扁豆葉 (《別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植物形態詳"扁豆"條。 【化學成分】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胡蘿卜素含...
-
扁豆衣
扁豆衣 (《安徽藥材》) 【異名】扁豆皮(《本草便讀》) 【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種皮。植物形態詳"扁豆"條。 【藥材...
-
?花葉
?花葉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花的葉或莖葉。植物形態詳"?花"條。 【化學成分】葉含黃酮類、鞣質和...
-
巴旦杏仁
巴旦杏仁 (《綱目》) 【異名】八擔仁(《飲膳正要》),巴達杏仁(《本草通玄》),叭噠杏仁(《要藥分劑》)。 【來源】為薔薇...
-
巖白菜
巖白菜 (《分類草藥性》) 【異名】呆白菜、矮白菜(《植物名實圖考》),巖壁菜(《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巖...
-
白藥子
白藥子 (《唐本草》) 【異名】白藥(《藥性論》),白藥根(《本草圖經》)。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金線吊烏龜的塊根。 【植...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銳蓄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