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肉
(《飲膳正要》)
【來源】為犬科動物狼的肉。
【動物形態】狼(《詩經》),又名:毛狗(《綱目》)。
體長1~1.6米,尾長35~50厘米,體重30~40公斤,雌者較小。外形與狗相似,但吻略尖,耳直立,尾較短,蓬松而不彎卷。軀體強壯,四肢有力。犬齒與臼齒均發達。一般體色暗黃,頭部淺灰色,額頂和上唇暗灰色;背部毛色黑與棕相混雜;腹部及四肢內側純白色,但腹部稍帶棕色,足部黃白或淺棕色;尾部與背色相同。個體毛色變異很大,有灰棕、淺黃或灰白色等,此外還有全白和全黑色的。
棲于山地、森林、丘陵、平原、荒漠、凍原等地。大都夜間活動。我國除臺灣、海南島和云南極南緣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
本動物的甲狀腺體(狼喉靨)、脂肪(狼膏)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味】咸,溫。
①《飲膳正要》:"味咸,性熱,無毒。"
②《醫學入門》:"辛。"
③《醫林纂要》:"甘,溫。"
【功用主治】補五臟,厚腸胃。治虛勞,祛冷積。
①《飲膳正要》:"主補益五臟,厚腸胃,填精髓,腹有冷積者宜食之。"
②《醫林纂要》:"補養虛勞,益氣。功略同豺。"
③《隨息居飲食譜》:"補五臟,御風寒,暖腸胃,壯陽填髓。"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
【宜忌】《隨息居飲食譜》:"陰虛內熱人忌食。"
狼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狼肉 (《飲膳正要》) 【來源】為犬科動物狼的肉。 【動物形態】狼(《詩經》),又名:毛狗(《綱目》)。 體長1~1.6米,尾長35~50厘米,體重30~40公斤,雌者較小。外形與狗相似,但吻略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老鼠刺
老鼠刺 (《貴州草藥》) 【異名】貓兒刺。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老鼠刺的根。 【植物形態】老鼠刺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
-
莨菪葉
莨菪葉 (《科學的民間藥草》) 【異名】鈴鐺草(《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麻性草(《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茄科植物莨...
-
老鼠瓜
老鼠瓜 (《新疆中草藥手冊》) 【異名】槌果藤(《新疆中草藥手冊》),菠里克果(維名)。 【來源】為白花菜科植物刺山柑的根...
-
榔榆莖葉
榔榆莖葉 (《閩南民間草藥》) 【來源】為榆種植物梅榆的莖葉,植物形態詳"榔榆皮"條。 【采集】夏、秋季采。 【性味】①...
-
蠶豆花
蠶豆花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花,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采集】清明節前后開花時采收,曬干,...
-
調經草
調經草 (《貴州草藥》) 【來源】為衛矛科植物冬青衛矛的根。 【植物形態】冬青衛矛,又名:正木、八木、大葉黃楊。 常綠...
-
白果樹皮
白果樹皮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植物形態詳白果條。 【化學成分】含鞣質。內皮含莽草酸...
-
獨腳柑
獨腳柑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干草(《廣州植物志》),細獨腳馬騮(《南寧市藥物志》),馬佬含菊(《廣西中藥志》),...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老鼠刺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