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參
(《滇南本草》)
【異名】土參(《滇南本草》),細葉沙參、金線吊葫蘆(《質問本草》),娃兒草、乳漿草(《植物名匯》),藍花參、藍花草(《滇南本草圖譜》),拐棍參(《滇南本草》整理本),罐罐草、蛇須草、沙參草、破石珠(《四川中藥志》),鼓捶草(《重慶草藥》),金線草、天蓬草、葫蘆草(《閩東本草》),霸王草、一窩雞、小綠細辛(《貴州民間藥物》),寒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蘭花參的根或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蘭花參
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直根較粗壯,甚長,側根較多,淡黃色。莖細弱,直立或甸甸。葉互生,倒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2厘米,先端短尖,邊緣有疏生淺鋸齒,基部延長,兩面疏生細毛,無柄。花單生枝頂,淡藍色;花梗細長;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直立;花冠藍色,鐘形,深5裂;雄蕊5,花絲近基部膨大,花藥長橢圓形;雌蕊1,子房下位,倒圓錐形,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柱頭3裂。蒴果,倒圓錐形,長約7毫米,基部狹窄成果柄,成熟時草黃色,由頂端萼齒間開裂。種子多數,細小,長橢圓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3~4月。果期5月。
生于路邊、石坎、沙地或石縫間。分布華東和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曬干。
【性味】《滇南本草》:"性平,味甘微苦。"
【歸經】《滇南本草》:"入脾、心。"
【功用主治】補虛,解表。治虛損勞傷,咳血、衄血,自汗、盜汗,婦女白帶,傷風咳嗽,胃痛,瀉痢,刀傷。
①《滇南本草》:"補虛損,止自汗、盜汗,又止婦人白帶。""調養元氣,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益氣滋陰。"
②《質問本草》:"治感冒風寒濕氣,發散之品。"
③《湖南藥物志》:"補脾胃,益肺腎,祛痰,殺蟲,止血。"
④《閩東本草》:"解表清熱,化痰止嗽。治風熱喘嗽,咳血,衄血,小兒驚風,跌打損傷。"
⑤《貴州民間藥物》:"搗爛敷,治刀傷,接骨;煎水服,治胃寒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外用:搗爛敷。
【選方】①治產后失血過多,虛損勞傷,煩熱,自汗,盜汗,婦人白帶:蘭花參五錢。嫩母雞一只,去腸,入參于內,水煮爛服之。惟弱極者,同牙豬精肉燉用亦可。(《滇南本草》)
②治肺癆:細葉沙參、野雞泡。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③治傷風咳嗽:細葉沙參根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小兒驚風:蘭花參全草四錢。開水燉服。(《閩東本草》)
⑤治痢疾初起:鮮蘭花參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⑥治虛火牙痛:蘭花參全草五錢,雞蛋一個,冰糖五錢。加水適量燉服。(《閩東本草》)
蘭花參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蘭花參 (《滇南本草》) 【異名】土參(《滇南本草》),細葉沙參、金線吊葫蘆(《質問本草》),娃兒草、乳漿草(《植物名匯》),藍花參、藍花草(《滇南本草圖譜》),拐棍參(《滇南本草》整理...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苦苣
苦苣 (《嘉祐本草》) 【異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祐本草》),兔仔菜(《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菊科植物兔...
-
苦竹茹
苦竹茹 (《食療本草》)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莖稈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間層。植物形態詳"苦竹葉"條。 【采集】詳"竹...
-
苦葵鴉蔥
苦葵鴉蔥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又枝鴉蔥、女苦奶(《內蒙古中草藥》),羊奶及及、散枝鴉蔥(《中國沙漠地...
-
庫頁懸鉤子
庫頁懸鉤子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薔薇科植物庫頁懸鉤子的莖葉。 【植物形態】庫頁懸鉤子 小灌木,幼枝有硬...
-
虎尾輪
虎尾輪 (《閩南民間草藥》) 【異名】狐貍尾、貓尾草(《廣西中藥志》),統天草(《閩南民間草藥》),大本山菁、古錢窗草、...
-
稻草
稻草 (《滇南本草》) 【異名】稻穰(《廣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桿(劉禹錫《傳信方》),禾稈(《綱目》)。 【來源...
-
川貝母―太白貝母
川貝母―太白貝母 BulbusFritillariaeTaipaiensis (英) TaipeiFritillaryBulb 【別名】 尖貝。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Fritillar...
-
刺榆
刺榆 (《本草拾遺》) 【異名】樞(《詩經》),撬(《爾雅,),柘榆、梗榆(《廣雅》),釘枝榆(《中國樹木分類學》),刺梅(《...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苦苣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