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身
(《開寶本草》)
【異名】身頭(《開寶本草》),白韶身、鬼芋(《本草圖經》),鬼頭(《綱目》),磨芋(《植物名實圖考》),花桿蓮(《南京民間藥草》),黑芋頭(《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花梗蓮、虎掌、花傘把、蛇頭草根(《江西草藥》),蛇六谷、雷星、鬼蠟燭,蛇頭子、獨葉一枝花、花梗天南星、天六谷、星芋(《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魔芋的塊莖。
【植物形態】魔芋
多年生草本,高0.5~2米,地下塊莖扁球形,巨大。葉柄粗壯,圓柱形,淡綠色,具睹紫色斑;掌狀復葉,小葉又作羽狀全裂,軸部具不規則的翅;小裂片披針形,長4~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葉脈網狀。佛焰苞大,廣卵形,下部筒狀,暗紫色,具綠紋,長約30厘米。花單性,先葉出現;肉穗花序圓柱形,淡黃白色,通常伸出佛焰苞外,下部為多數細小的紅紫色雌花,上部為多數細小的褐色雄花,并有大形暗紫色附屬物,膨大呈棒狀,高出苞外;子房球形,花柱較短。漿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呈黃赤色。花期夏季。
生長于疏林下、林緣、溪邊,或栽培于園圃。分布于我國東南至西南一帶。
同屬植物華東韶身亦同供藥用。
【采集】秋末采收。
【化學成分】含葡配甘露聚糖。
【藥理作用】溫浸液有擴張末梢血管(先有一暫短的收縮)、降低血壓(兔、犬)、興奮離體腸管的作用,但均可被阿托品或抗組織胺藥所拮抗。對大鼠下肢有引起浮腫的作用;對小鼠幾無毒性。
同屬植物華東韶身于初步美藍試管法篩選試驗中,發現對白血病白細胞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溫,有毒。
①《醫林纂要》:"甘辛,溫。"
②《江西草藥》:"苦辛,溫,有毒。"
【功用主治】化痰散積,行瘀消腫。治痰嗽,積滯。瘧疾,經閉,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湯火傷。
①《開寶本草》:"主癰腫風毒。摩敷腫上。搗碎以灰汁煮成餅,五味調和為茹食,主消渴。"
②《本草會編》:"治腮癰。"
③《醫林纂要》:"去肺寒。治痰嗽。"
④《草木便方》:"化食,消陳積,百聚,久瘧。"
⑤《國藥的藥理學》:"為利尿藥。"
⑥《四川中藥志》:"燒熟搗絨,敷火疔瘡。"
⑦《江西草藥》:"解毒消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熬湯,3~5錢(須久煎2小時,取汁服)。外用:醋磨涂或煮熟搗敷。
【宜忌】切勿誤食藥渣,以免中毒。
①《開寶本草》:"生身頭,戟人喉出血。"
②《三元延壽書》:"冷氣人少食之。"
【選方】①治久瘧不愈:韶身、何首烏,燉雞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腦部癌腫:華東韶身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蒼耳草、貫眾各-兩,蒲黃根、七葉一枝花各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③治鼻咽痛:華東韶身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枸杞根、鴨跖草各一兩,七葉一枝花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④治淋巴肉瘤:華東韶身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黃藥子、天葵子、紅木香、七葉一枝花各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⑤治甲狀腺癌:華東韶身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蒼耳草、貫眾各一兩,蒲黃根、海藻、玄參各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⑥治丹毒:華東韶身搗爛拌入嫩豆腐,敷患處。
⑦治跌打扭傷腫痛:鮮華東韶身適量。酌加韭菜、蔥白、黃酒同搗爛,敷患處。
⑧治毒蛇咬傷:鮮華東韶身、青木香、半邊蓮各等量。共搗爛,外敷傷口周圍及腫處。(②方以下出蘇醫《中草藥手冊》)
⑨治眼鏡蛇咬傷(局部迅速紅腫起泡劇痛):鮮魔芋根適量,鮮滴水珠根二個,黃連少許,搗爛外敷;另用鮮魔芋花莖一至二兩,鮮生姜一兩,搗爛絞汁,第二次米泔水適量沖服。(《江西草藥》)
⑩治腳癬:韶身塊莖切片,磨擦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韶身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韶身 (《開寶本草》) 【異名】身頭(《開寶本草》),白韶身、鬼芋(《本草圖經》),鬼頭(《綱目》),磨芋(《植物名實圖考》),花桿蓮(《南京民間藥草》),黑芋頭(《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花...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駒胞衣
駒胞衣 (《綱目》) 【來源】為馬科動物馬的胎盤。動物形態詳"馬肉"條。 【功用主治】《孫天仁集效方》:"治婦人天癸不通,...
-
苣荬菜花
苣荬菜花 (《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花,植物形態詳"苣荬菜"條。 【采集】夏秋季花將開放時采摘,...
-
菊花
菊花 (《本經》) 【異名】節華(《本經》),金精(《金匱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樸子》),金蕊(《綱目》),家菊(《群芳...
-
鋸葉竹節樹
鋸葉竹節樹 (《云南中草藥》) 【異名】葉上花(《云南中草藥》),魚骨木、鐵巴掌(《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紅樹科植...
-
燈心草根
燈心草根 (《開寶本草》) 【來源】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根及根莖。植物形態詳"燈心草"條。 【采集】夏、秋采取。 【性...
-
枸杞子
枸杞子 (《別錄》) 【異名】茍起子(《本草經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杞子(《藏府藥式補正》),紅青椒、構蹄子(《...
-
白粱米
白粱米 (《別錄》) 【來源】為植物白粱的種仁。粱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植物形態詳粟米條。 【性味】《別錄》:甘,微...
-
高粱
高粱 (《綱目》) 【異名】木稷、所粱(《廣雅》),蘆份(《食物本草》),蜀秫、蘆粟、獲粱(《綱目》),番黍(《甌治遺事》...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駒胞衣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