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根
(《本草圖經(jīng)》)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茴香"條。
【采集】7月間采挖。
【化學(xué)成分】根含揮發(fā)油。油含蒔蘿油腦、α-松油烯、γ-松油烯、異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對聚傘花素、檸檬烯等。尚含棕櫚酸豆甾醇酯,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豆甾醇、傘形花內(nèi)酯。
【性味】辛甘,溫。
①《草木便方》:"辛平,溫。"
②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性溫,味甘辛。"
【功用主治】溫腎和中,行氣止痛。治寒疝,胃寒嘔逆、腹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
①《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腎經(jīng)。治腎氣沖心卒痛。"
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氣痛,膀胱疝氣。"
③《天寶本草》:"治胃氣脹滿。"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消陰囊腫,膀胱氣,表風(fēng)寒,治腹痛。"
⑤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行氣散寐,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嘔吐,寒疝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搗汁或燉肉。
【選方】①治丹停、腫脹:小茴香根、筋骨草燉豬蹄子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茴香根、白土茯苓各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③治疝氣痛:茴香根五錢,茴香子、吳萸子各一錢,臭牡丹花和根、通花根各三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茴香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茴香根 (《本草圖經(jīng)》)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茴香"條。 【采集】7月間采挖。 【化學(xué)成分】根含揮發(fā)油。油含蒔蘿油腦、α-松油烯、γ-松油烯、異松油烯、α-蒎烯、β...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黃鎖梅葉
黃鎖梅葉 (《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栽秧泡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黃鎖梅根"條。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
-
黃水枝
黃水枝 (《四川武隆藥植圖志》) 【異名】博落(《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黃水枝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黃...
-
黃菀
黃菀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菊種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森林千里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約...
-
黃瓦韋
黃瓦韋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金雞尾、大石韋、七星劍(《貴州民間藥物》),瓦韋,石茶(《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
-
蜂毒
蜂毒 (《吉林中草藥》) 【異名】蜜蜂毒素(《藥材學(xué)》)。 【來源】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之工蜂尾部螫刺腺內(nèi)的有毒液體...
-
豆黃
豆黃 (《食療本草》) 【異名】大豆黃(《干金方》)。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皮黑色的種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 【...
-
小巖白菜
小巖白菜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黃毛巖白菜的全株。 【植物形態(tài)】黃毛巖白菜 多年生草本,矮小。根出...
-
金果欖
【中文名】金果欖(《綱目拾遺》) 【類別】根類 【異名】金?欖(《藥性考》),金苦欖(《柑園小識》),地膽、天鵝蛋(《分類...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黃鎖梅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