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子舒筋草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牛肋巴、舒筋草。
【來源】為金星蕨科植物齒牙毛蕨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齒牙毛蕨
高30~70厘米。根狀莖斜上或短而橫走,疏被褐色鱗片,鱗片先端彎曲。葉近生或亞簇生;紙質(zhì);葉柄長20厘米,葉柄基部黑褐色,被棕色鱗片,葉柄與葉軸有棱槽,均被黃白色剛毛;葉片線狀倒披針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長35~50厘米,寬8~15厘米,先端長漸尖;羽片12~18對,線形,長漸尖,成尾狀,長7~11厘米,寬1~1.8厘米,基部羽片稍縮短,下部4~5對羽片間隔稍遠(yuǎn),羽狀半裂,裂片圓頭,葉兩面被毛,脈羽狀。孢子囊群圓形,每裂片上4~6對,著生于小脈中部,囊群蓋圓腎形,灰色,被毛。
生于山谷濕地及溝邊。分布四川、云南、貴州、江西、福建及臺灣。
【采集】秋季采挖,曬干。
【性味】微苦,平。
【功用主治】舒筋,活絡(luò),散寒。治風(fēng)濕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疬,痞塊。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燉肉。
篦子舒筋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篦子舒筋草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牛肋巴、舒筋草。 【來源】為金星蕨科植物齒牙毛蕨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齒牙毛蕨 高30~70厘米。根狀莖斜上或短而橫走,疏被褐色鱗片,鱗片先...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鱉肉
鱉肉 (《別錄》)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動物形態(tài)詳"鱉甲"條。 【化學(xué)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zhì)16.5克,...
-
鱉頭
鱉頭 (《唐本草》) 【異名】鱉首(《中藥志》)。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頭,動物形態(tài)詳"鱉甲"條。 【采集】加工鱉甲...
-
檳榔
檳榔 (李當(dāng)之《藥錄》) 【異名】仁頻(《上林賦》),賓門(李當(dāng)之《藥錄》),賓門藥餞(《南方草木狀》),白檳榔(《藥性論》...
-
薜荔
薜荔 (《本草拾遺》) 【異名】木蓮藤(《日華子本草》),辟萼(《質(zhì)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藤、膨泡樹、餅...
-
接骨木根
接骨木根 (《本草拾遺》)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態(tài)詳"接骨木"條。 【采集】9~10月采挖。洗凈,...
-
海蜇
海蜇 (《食物本草會纂》) 【異名】石鏡(《異苑》),水母(《廣韻》),蠟、樗蒲魚(《本草拾遺》),水母鮮(《向史》)。 【來...
-
姜葉三七
姜葉三七 (《廣西中草藥》) 【異名】姜七、內(nèi)消子、土三七、打不死。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葉三七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
-
白菖
白菖 (《別錄》) 【異名】泥昌(《雷公炮炙論》),水昌、水宿、莖蒲、水菖蒲(《別錄》),溪蓀、蘭蓀(陶弘景),地心(《石藥...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鱉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