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蜀葵根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黃蜀葵花"條。
【采集】秋季采挖。
【化學成分】含粘液質約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質6.38%、草酸鈣17.61%等所組成。
【性味】甘苦,寒。
①《綱目》:"甘,寒,滑,無毒。"
②《嶺南采藥錄》:"苦,寒。"
③《云南中草藥》:"苦辛,微寒。"
【功用主治】利水,散瘀,消腫,解毒。治淋病,水腫,乳汁不通,腮腺炎,癰腫。
①《綱目》:"治癰腫,利小便,五淋,水腫,產難,通乳汁。"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通氣行滯,化痞塊,治牙痛。"
③《中國藥植圖鑒》:"鎮(zhèn)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孕婦忌服。
【選方】①治淋疾:黃蜀葵根五錢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②消瘡排膿:黃蜀葵根,搗爛敷。
③治疳疔,痔瘡:黃蜀葵根,煎水洗。(①方以下出《嶺南采藥錄》)
④治肺熱咳嗽:黃蜀葵根七錢。水煎,酌加冰糖化服。(江西《草藥手冊》)
⑤通乳:黃蜀葵根一兩。煮黃豆或豬腿服,(江西《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取黃蜀葵根5錢(干品),藤黃3錢,分別研成細末,投入95%酒精500毫升內,用時取上清液涂于患部腫脹處,每日2~3次。治療263例,其中1~2天痊愈者占75%,3~4天痊愈者占25%。以發(fā)病初起即涂藥者,療效最佳。藥液有劇毒,使用時必須注意,切忌入口。
②治療中耳炎
取黃蜀葵(干品,根,莖、果殼均可)3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過濾。用于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連滴2周;滴藥前需先清潔外耳道分泌物。治療鼓膜穿孔有分泌物的中耳炎60例,痊愈25例,好轉12例,無效9例。配合全身治療則效果更好。
黃蜀葵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黃蜀葵根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黃蜀葵花"條。 【采集】秋季采挖。 【化學成分】含粘液質約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黃羊油
黃羊油 (《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羊的脂肪。動物形態(tài)詳"黃羊肉"條。 【功用主治】治痔瘡,黃羊油涂患部。...
-
黃蜀葵葉
黃蜀葵葉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黃蜀葵花"條。 【性味】①《福建民間草藥...
-
黃楊木
黃楊木 (《綱目》) 【來源】為黃楊科植物黃楊的莖枝。 【植物形態(tài)】黃楊(《酉陽雜俎》),又名:山黃楊(《履?巖本草,),...
-
黃蜀葵子
黃蜀葵子 (《本草衍義》)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黃蜀葵花"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
-
刺天茄
刺天茄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苦顛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實。 【植物形...
-
蔥須
蔥須 (《食療本草》) 【異名】蔥根(《別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須根。植物形態(tài)詳"蔥白"條。 【性味】《食療本...
-
槐
槐 【釋名】 【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 槐花:苦、平、無毒。 槐葉:苦、平、無毒。 木皮、根白皮。...
-
夾竹桃
夾竹桃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拘那夷、拘孥兒(《竹譜詳錄》),棋那衛(wèi)、柳葉桃(《花歷百?》),叫出冬(《中國樹木分...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黃羊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