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
【釋名】
【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
槐花:苦、平、無毒。
槐葉:苦、平、無毒。
木皮、根白皮。
【主治】
木皮、根白皮:
1、中風身直,有能轉動。用槐皮(黃白者)切細,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2、風蟲牙痛。用槐樹白皮一把,切細,加酪一升煮過,去渣,放一點鹽,含漱。
3、蠼螋惡瘡。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處。
槐葉:
1、腸風痔疾。用槐葉一斤,蒸熟曬干,研為末,煎飲代茶。久服還能明目。
2、鼻氣窒塞。水煮槐葉,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蔥,豉調和,有煎飲。
槐枝:
1、風熱牙痛。用槐枝燒,烙痛處。
2、血崩、白帶。用槐枝燒灰,每服一匙,飯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陰瘡濕癢。用槐枝煎水熱洗。
槐花:
1、鼻血不止。用槐花、烏賊骨等分,半生半炒,研為末,吹入鼻內。
2、吐血不止。用槐花燒存性,加麝香少許,研勻,糯米湯送服三錢。
3、咯血、唾血。用槐花炒過、研細,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服藥后須靜臥一、二小時。
4、尿血。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送下。立效。
5、屙血。用槐花、荊芥穗,等分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葉三錢,槐花六錢,每日煎湯服。又方:用槐花、枳殼等分,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二錢。
6、婦女漏血。用槐花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三錢,飯前服,溫酒送下。
7、中風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臥嚼咽。
8、癰疽發背(凡中熱毒,眼花頭暈,口干舌甘,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暈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熱飲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9、疔瘡腫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兩,放入酒一碗中煎開多次,熱服。瘡未成者二、三服,瘡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見效。
10、白帶不止。用槐花(炒)、牡蠣(煅),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槐實:
1、腸風瀉血。用槐角(去梗,炒)一兩,地榆、當歸(酒焙)、防風、黃芩、枳殼(麩炒)各半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2、大腸脫肛。用槐實、槐花等分,炒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豬腎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關下。
3、內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搗成汁,搗成汁,曬,濃,取地膽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時,也作成挺子,納肛門內。地膽末可用苦參末代替。
4、目熱昏暗。用槐角、黃連各二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漿水送下。每天二次。
5、大熱心悶。用槐角燒為末,酒送服一匙。
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槐 【釋名】 【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 槐花:苦、平、無毒。 槐葉:苦、平、無毒。 木皮、根白皮。 【主治】 木皮、根白皮: 1、中風身直,有能轉動。用槐皮(黃白...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樺木皮
樺木皮 (《開寶本草》) 【異名】樺皮(《靈苑方》),樺樹皮(《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樺木科植物華北白樺或白樺的樹皮...
-
槐膠
槐膠 (《嘉祐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槐的樹脂。植物形態詳"槐花"條。 【性味】《綱目》:"苦,寒,無毒。" 【歸經】...
-
槐白皮
槐白皮 (《藥性論》) 【異名】槐皮(《肘后方》)。 【來源】為豆科植物槐的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植物形態詳"槐花"條。 【...
-
淮通
淮通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淮通馬兜鈴的藤或根。 【植物形態】淮通馬兜鈴 多年生纏繞本質藤本,...
-
紅杉皮
紅杉皮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松科植物紅杉的樹干內皮。 【植物形態】紅杉 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直徑達1.3米。樹...
-
豆豉草
豆豉草 (《貴陽民間藥草》) 【異名】溪蓀(《植物學大辭典》),下搜山(《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為鳶尾科植物豆豉草的...
-
金櫻根
金櫻根 (《日華子本草》) 【異名】金櫻世、脫骨丹(《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根或根皮。植物形...
-
金毛木通
金毛木通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風藤草(《滇南本草》),花木通、金絲木通(《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毛茛科植...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樺木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