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堇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斷腸草(《四川中藥志》),黃花魚燈草、糞桶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石蓮(《河南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小花黃堇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小花黃堇
一年生草本,具惡臭,高10~60厘米。根細長。莖多分枝。葉片輪廓三角形,長3~12厘米,2~3回羽狀全裂,1回裂片3~4對,2回或3回裂片輪廓卵形或寬卵形,淺裂或深裂,末回裂片狹卵形至寬卵形,先端鈍或圓。總狀花序長3~10厘米;苞片狹披針形或鉆形,長1.5~5毫米;萼片2,卵形;花冠4瓣,黃色,上瓣長6~9毫米,前部唇狀,后部有距,囊狀,長1~2毫米,下瓣背前部微成龍骨突起,二側片先端愈合;雄蕊6,2體,花絲基部具蜜腺,伸入距內;雌蕊1。蒴果條形,長2~3厘米,寬1.5毫米。種子黑色,扁球形,直徑約1毫米,密生小凹點?;ㄆ?~5月。果期6月。
生于墻腳邊、石縫或山溝邊隰草地。分布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北達陜西南部和河南西南部。
【采集】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全草含原阿片堿和消旋-四氫掌葉防己堿。
【性味】苦澀,寒,有毒。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寒,味苦澀,有毒。"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味微苦,性涼。"
【功用主治】殺蟲,解毒,清熱,利尿。治疥癬,瘡毒腫痛,目赤,流火,暑熱瀉痢,肺病咳血,小兒驚風。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儒毒殺蟲。治毒蛇咬傷。"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暑,利尿止痢。"
⑧江西《草藥手冊》:"治瘡毒疥癬。"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內服:煎湯,1~2錢(鮮者0.5~1兩):或搗汁。
【宜忌】江西《草藥手冊》:"一般不作內服。"
【選方】①治牛皮癬、頑癬:黃堇根磨酒、醋外搽。(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瘡毒腫痛:鮮黃堇全草五錢,煎服;并用鮮葉搗汁涂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毒蛇咬傷:鮮黃堇草,搗汁涂敷。(《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目赤腫痛:黃堇鮮全草加食鹽少許搗爛,閉上患眼后。外敷包好,臥床二小時。
⑤治流火:黃堇全草一兩。加黃酒、紅糖煎服。連服三天。
⑥治暑熱腹瀉、痢疾:黃堇鮮全草一兩。水煎服,連服數日。
⑦治肺病咳血:黃堇鮮全草一至二兩。搗爛取汁服(用水煎則無效)。(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小兒驚風抽搐,人事不?。乎r黃堇一兩。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黃堇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黃堇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斷腸草(《四川中藥志》),黃花魚燈草、糞桶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石蓮(《河南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小花黃堇的全草或根。 【...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黃荊子
黃荊子 (《綱目拾遺》) 【異名】布荊子(《本草求原》),黃金子(《浙江中藥手冊》)。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果實。...
-
黃荊根
黃荊根 (《草木便方》) 【來源】為馬鞭草料植物黃荊的根,植物形態詳"黃荊子"條。 【采集】2月或8月采挖。 【藥理作用】...
-
黃桷漿
黃桷漿 (《草木便方》) 【來源】為桑科植物黃葛樹的汁液。植物形態詳"黃槐葉"條。 【功用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癩...
-
黃礬
黃礬 (《唐本草》) 【異名】金線礬(《海藥本草》),雞矢礬(《本草蒙筌》)。 【來源】為硫酸鹽類礦物黃礬的礦石。 【礦物...
-
柏樹油
柏樹油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樹干滲出的樹脂。植物形態詳"柏樹葉"條。 【采集】砍斷樹干,待...
-
八角香
八角香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菊科植物八角香的根。 【植物形態】八角香,又名:蜘蛛草。 直立草本。莖高50~...
-
谷芽
谷芽 (《綱目》) 【異名】蘗米(《別錄》),谷蘗(《澹寮方》),稻蘗(《綱目》),稻芽(《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
-
淡竹筍
淡竹筍 (汪穎《食物本草》) 【異名】中母筍(孟詵)。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植物形態詳"竹茹"條。 【性味】《綱...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黃荊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