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刺皮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黃三刺皮。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莖皮。
【植物形態】直穗小檗
落葉灌木,高約2米。老枝灰黃色,有稀疏細小疣狀突起,刺常單生,或無刺。葉厚,近圓形、矩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6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圓鈍,基部圓形,邊緣有刺狀細鋸齒,上面暗黃綠色,下面亮黃綠色,無白粉;葉柄通常長2~4厘米。總狀花序有花15~30朵,連總花梗長3.5~6厘米;花黃色,徑約5~6毫米;萼片6,2輪;花瓣倒卵形,長3毫米;雄蕊6;子房有1~2胚珠。果序直立;漿果橢圓形,長6~7毫米,直徑約5毫米,紅色,無白粉。
生山地灌叢中。分布青海、甘肅、陜西、湖北、河南、河北。
【采集】4~5月間,開始出芽長葉時,砍取較租的莖,刮去粗皮,去掉木心,取黃色皮層及韌皮層,曬干。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熱痢便血,濕熱黃疸,下肢腫痛,潮熱盜汗,風火目痛,口糜,舌瘡,乳腺炎及癰瘡初起。
【選方】①治熱痢便血:黃刺皮錢半,赤芍三錢。水煎服。
②治濕熱黃疸:黃刺皮三錢,焦山梔三錢,大黃二錢。水煎服。
③治下肢腫痛:黃刺皮錢半,蒼術二錢。水煎服。
④治潮熱盜汗:黃刺皮錢半,知母三錢,熟地四錢,龜板四錢。水煎服。
⑤治風火目痛,口糜,舌瘡:黃刺皮煎汁外洗或含漱。
⑥治乳腺炎及各種癰瘡初起:黃刺皮研末,加雞蛋清調敷患處。
黃刺皮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黃刺皮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黃三刺皮。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莖皮。 【植物形態】直穗小檗 落葉灌木,高約2米。老枝灰黃色,有稀疏細小疣狀突起,刺常單生,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獾油
獾油 (《綱目拾遺》) 【異名】獾子油(《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脂肪油。動物形態詳"獾肉"條。 【采集...
-
黃?根
黃?根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切頭懸鉤子的根。植物形態詳"黃?葉"條。 【采集】8~9月采收。 【性味】性平...
-
滑背草鞋
滑背草鞋 (《廣西中草藥》) 【異名】蒲公莢(《廣西中草藥》),土蒲公英(《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菊科植物光栓果菊...
-
黃大豆
黃大豆 (寧原《食鑒本草》) 【異名】黃豆(《日用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皮黃色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黑大豆...
-
紅果冬青
紅果冬青 (《貴州草藥》) 【異名】野白蠟葉。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紅果冬青的葉。 【植物形態】紅果冬青 常綠喬木或灌...
-
玳瑁
玳瑁 (《開寶本草》) 【異名】瑇瑁(《開寶本草》),蝳蝐(《桂海虞衡志》)。 【來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甲片。 【動物形...
-
黑萼棘豆
黑萼棘豆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黑萼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
-
多莖野豌豆
多莖野豌豆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莖野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莖野豌豆 多年生草本,高...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獾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