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草
(《陜西中草藥》)
【異名】豬耳朵,牛耳朵(《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大葉金腰,又名:馬耳朵草、龍香草。
多年生草本,高8~16厘米。有伸長的匍匐莖和發(fā)達的棕色須根。莖肉質(zhì)多汁,紫紅色,疏生有棕色柔毛或幾無毛。基生葉數(shù)個,葉片革質(zhì),倒卵狀匙形,長3~20厘米,寬2~11厘米,先端鈍圓,基都漸狹成柄,上面深綠色,有棕色毛,近全緣威有波狀齒;葉柄粗壯,長1~6厘米,有棕色毛;莖生葉小,匙形。不孕枝長達45厘米,葉匙形,頂部的葉稍密集。花莖自基生葉間抽出,聚傘花序生于莖頂;苞片卵形或狹卵形,長0.6~1.7厘米;花兩性,單花被;萼片4,卵形;雄蕊8,較萼片長;雌蕊心皮2,子房與萼筒相結(jié)合。蒴果水平開展,中央凹入,二緣各具針狀毛一條。種子卵形,微小,有乳頭狀突起,暗紫褥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溝邊陰濕處。分布于陜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江西等地。
【采集】春、夏采收葉,曬干或鮮用。
【性味】《陜西中草藥》:"苦澀,寒。"
【功用主治】清熱,平肝,解毒。治小兒驚風(fēng),臁瘡,燙傷。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小兒驚風(fēng)。"
②《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生肌,收斂。治臁瘡,燙火傷。"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外用:搗汁或熬膏涂。
【選方】①治臁瘡:鮮虎皮草適量,搗爛取汁,加雄黃或冰片少許,調(diào)勻涂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②治燙傷:虎皮草、刺黃連根各等量。水煎熬膏,涂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虎皮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虎皮草 (《陜西中草藥》) 【異名】豬耳朵,牛耳朵(《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大葉金腰,又名:馬耳朵草、龍香草。 多年生草本,高8~16厘...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胡桃葉
胡桃葉 (《貴州草藥》)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胡桃仁"條。 【化學(xué)成分】葉含沒食子酸,縮沒食子...
-
虎圖辣
虎圖辣 (《貴州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虎圖辣的根。 【植物形態(tài)】虎圖辣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主根圓柱形,...
-
虎肉
虎肉 (《別錄》) 【來源】為貓科動物虎的肉,動物形態(tài)詳"虎骨"條。 【性味】甘酸,溫。 ①《千金食治》:"味酸,溫,無毒...
-
虎腎
虎腎 (《綱目》) 【來源】為貓科動物虎的腎,動物形態(tài)詳"虎骨"條。 【功用主治】治瘰疬。...
-
假辣蓼
假辣蓼 (《陸川本草》) 【異名】白辣蓼(《嶺南大學(xué)校園植物名錄》),大馬蓼(《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為蓼科植...
-
黑鵝腳板
黑鵝腳板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直刺變豆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直刺變豆菜,又名:直刺山芹菜。...
-
臭梧桐根
臭梧桐根 (《綱目拾遺》) 【異名】芙蓉根(《綱目拾遺》)。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臭梧桐"條。...
-
東莨菪
東莨菪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唐充(藏名)。 【來源】為茄科植物東莨菪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東莨菪 多年生草本。根...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胡桃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