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地韭菜(《天寶本草》),天芒針(《福州草藥》),地藍花、鴨舌頭(《四川中藥志》),地潭花、山海帶(《重慶草藥》)。
【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葉的全草。
【植物形態】裸花水竹葉
為多年生草本。須根發達。莖叢生,橫臥,肉質,節處生不定根,節部明顯,節間微帶紫色,分枝多。葉互生,略肉質;線狀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厘米左右,上面深綠色,下面兩側有時具紫色斑點,全緣,邊緣紫紅色;具葉鞘,抱莖節,鮮紫紅色,邊緣有剛毛。為總狀形聚傘花序,生于枝頂或頂端葉腋,花直徑1.2厘米;花萼3,長卵形,先端略尖,綠色;花瓣3,倒卵圓形,較萼片長1/3,藍紫色;雄蕊6,其中2枚發育,花藥黑色,1枚僅有花絲,3枚退化,其花絲略短,頂部成扁平的小蝶形花藥,黃色,所有花絲均有藍紫色長毛;子房3室,每室2個胚珠。果實每室有種子2粒。花期8~9月。
生于潮濕的溝邊及荒地。分布福建、廣東、四川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曬干。
【性味】①《天寶本草》:"性溫。"
②《四川中藥志》:"味甘淡,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清肺熱,消腫毒。治肺熱咳嗽吐血,乳癰,腫毒。
①《天寶本草》:"化痰清火,止血。能清三焦火,去瘀生新。"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熱,止咳。治吐血。"
③《四川中藥志》:"清肺熱,行血,消腫毒。治咳嗽吐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錢。外用:搗敷。
【選方】治乳癰紅腫:紅毛草、野菊花葉、水莧菜、芙蓉葉、馬蹄草。共搗絨包敷患處。(《四川中藥志》)
紅毛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紅毛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地韭菜(《天寶本草》),天芒針(《福州草藥》),地藍花、鴨舌頭(《四川中藥志》),地潭花、山海帶(《重慶草藥》)。 【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葉的...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紅毛雞
紅毛雞 (《廣西中藥志》) 【異名】茅籠中鳥、綠結雞(《陸川本草》),毛雞、落谷(《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杜鵑科動物...
-
紅果冬青
紅果冬青 (《貴州草藥》) 【異名】野白蠟葉。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紅果冬青的葉。 【植物形態】紅果冬青 常綠喬木或灌...
-
紅帽頂
紅帽頂 (《陸川本草》)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葉。植物形態詳"大毛桐子根"條。 【性味】《陸川本草》:"苦,寒。...
-
紅花杜鵑
紅花杜鵑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打瑪興美多瑪爾布(藏名)。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紅花杜鵑的花。 【植物形態】...
-
刺天茄
刺天茄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苦顛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實。 【植物形...
-
九龍吐珠
九龍吐珠 (《泉州本草》) 【別名】傘莎草。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風車草的莖葉。 【植物形態】風車草 多年生粗壯簇生草...
-
水澤蘭
水澤蘭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藍(《天寶本草》),水楊柳(《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黑大豆皮
黑大豆皮 (《綱目》) 【異名】黑豆衣(《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種皮。植物形態詳黑大豆條。 【制...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紅毛雞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