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葉血盆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破羅子(《峨帽藥植》),反背紅、朱砂草(《貴州民間方藥集》),紅肺筋、紅五匹、血盆草(《四川中藥志》),紅青菜(《貴州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單葉血盆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單葉血盆草
多年生草本,高25~45厘米。莖的基部斜傾或直立,莖方形,多棱,腋間分枝,紫紅色,有短細毛。葉對生,有時具1或2全裂小葉片;葉片倒卵形至長卵形,長3~10厘米,闊2~6厘米,先端圓形至漸尖,鈍頭,邊緣有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烏紅色,基部心臟形;葉柄長1~7厘米,近花序處近于無柄。輪傘花序,頂生及腋生,海輪約5朵小花,花徑4毫米;萼鐘形,有細毛,萼齒三角形,先端具小尖;花冠2唇形,上半部紫紅色,下部黃白色;發育雄蕊2,柱頭2裂,均伸出于花冠外面。小堅果卵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潮濕地方。分布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野丹參)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5~6月采集開花的全草,曬干。
【性味】微苦,涼。
①《四川中藥志》:"性涼,味淡,無毒。"
②《貴州草藥》:"性平,味微苦。"
【功用主治】止血,清濕熱。治咳嗽吐血,血崩,血痢,創傷出血。
①《四川中藥志》:"清肺熱,涼血。治咳嗽吐血及癆傷吐血。"
②《貴州草藥》:"清熱,止血,利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撒布傷口。
【選方】①治吐血:鮮朱砂草五錢,鮮八爪金龍五分。煎水服,分三次服完。
②治咳血:鮮朱砂草一兩。煎水服。
③治產后寒及血崩:鮮朱砂草一兩。煮甜酒吃。
④治赤痢:鮮朱砂草一兩。用白糖炒后煎水服。
⑤治刀傷出血:朱砂草葉炕干。研末撒傷口。(選方出《貴州草藥》)
單葉血盆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單葉血盆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破羅子(《峨帽藥植》),反背紅、朱砂草(《貴州民間方藥集》),紅肺筋、紅五匹、血盆草(《四川中藥志》),紅青菜(《貴州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當歸
【中文名】當歸(《本經》) 【類別】根類 【異名】干歸(《本經》)。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 【植物形態】當歸,...
-
淡竹筍
淡竹筍 (汪穎《食物本草》) 【異名】中母筍(孟詵)。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植物形態詳"竹茹"條。 【性味】《綱...
-
大夜關門根
大夜關門根 (《貴州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脈葉羊蹄甲的根。植物形態詳"大夜關門"條。 【采集】夏、秋采收。 【性...
-
蛋不老
蛋不老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四川常用中草藥》),六月雪、仁砂草(《廣西藥植名錄》)。...
-
白花夏枯草
白花夏枯草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異葉青蘭的全...
-
海紅豆
海紅豆 (《海藥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海紅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海紅豆,又名:孔雀豆、紅豆、相思樹、相思格、...
-
鵠油
鵠油 (《綱目》) 【異名】天鵝油(《通玄論》)。 【來源】為鴨科動物大天鵝的脂肪油。 【動物形態】大天鵝,又名:鵠(《史...
-
匾蓄
匾蓄 【釋名】 扁竹、扁辨、扁蔓、粉節草、道生草。 【功用】(1)清熱通淋:用于膀胱濕熱引起的小便澀痛,常配瞿麥、木通...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當歸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