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菠
(《閩東本草》)
【異名】潑盤、托盤(《救荒本草》),空腹蓮、空腹妙、飯包菠、雅早(《閩東本草》),飯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蓬帖的根或葉。
【植物形態】蓬帖
落葉小灌木,高達1米。莖細長柔弱,具皮刺和密生腺毛。單數羽狀復葉,小葉3~5,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7厘米,寬2~3.5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邊緣有不整齊的塊刻狀鋸齒,兩面稍有絨毛,下面疏生腺毛;托葉披針形。花白色,徑約4厘米,單生于小枝頂端,花梗長3~6厘米,有柔毛和腺毛;萼片披針狀三角形,兩面密生絨毛,先端長尾尖;花瓣倒卵狀橢圓形。聚合果球形,熱時紅色?;ㄆ?~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林緣或路旁。分布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臺灣、廣東等地。
【采集】春、夏之間采收,鮮用或曬干。
【化學成分】花瓣含黃芪甙和三葉豆甙。
【性味】酸,平,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傷暑吐瀉,風火頭痛,感冒,黃疸。
【選方】①治喉痛、牙痛、頭痛,衄血:刺菠葉三錢。加食鹽少許燉服。
②治扁桃體炎:鮮刺菠根三兩,粳米一兩。水煎,加蜜二兩調服。(性味以下出《閩東本草》)
③治小兒高熱發驚:飯消扭根一錢。水煎服。
④治黃疸:飯消扭根四兩,黃酒二兩。水少量煎汁,飯后服。
⑤治小兒暑癤:飯消扭葉,搗爛取汁外敷。(③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刺菠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刺菠 (《閩東本草》) 【異名】潑盤、托盤(《救荒本草》),空腹蓮、空腹妙、飯包菠、雅早(《閩東本草》),飯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蓬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蔥花
蔥花 (《本草圖經》)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花,植物形態詳"蔥白"條。 【功用主治】《海上集驗方》:"治脾心痛,痛則...
-
大草蔻
大草蔻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草蔻、草豆蔻(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姜科植物艷山姜...
-
大駁骨丹
大駁骨丹 (《嶺南采藥錄》) 【異名】鴨仔花、逼迫樹(《本草求原》),大還魂(《嶺南采藥錄》),大駁節(《陸川本草》),大...
-
蔥實
蔥實 (《本經》) 【異名】蔥子(《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百合種植物蔥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蔥白"條。 【采集】夏、秋...
-
百藥煎
百藥煎 (《本草蒙筌》) 【來源】為五倍子同茶葉等經發酵制成的塊狀物。 【制法】將五倍子搗碎,研末過篩,每斤加入茶葉...
-
桂子
桂子 (《綱目拾遺》) 【異名】天竺桂實(《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實。植物形態詳桂皮條。 【...
-
秤桿升麻
秤桿升麻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點菜、土升麻(《貴州民間藥物》),貓兒翻甑、搬倒甑(《...
-
白地紫菀
白地紫菀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白葉不翻、小一支箭、白頭翁(《...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蔥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