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汁
(《別錄》)
【異名】蔥苒(陶弘景),蔥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藥爾雅》),蔥涎(《百一選方》),蔥油(《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葉或全株搗取之汁。植物形態詳"蔥白"條。
【性味】辛,溫。
①《別錄》:"平溫。"
②《綱目》:"辛,溫,無毒。"
【功用主治】散瘀,解毒.驅蟲。治頭痛,衄血,尿血,蟲積,癰腫,跌打損傷。
①《別錄》:"主溺血,解藜蘆毒。"
②《千金?食治》:"解桂毒。"
③《綱目》:"散瘀血,止衄止痛。治頭痛耳聾,消痔漏,解眾藥毒。"
④《現代實用中藥》:"外用于化膿病瘡面,促生肉芽。"
【用法與用量】內服:單飲、和酒飲或泛丸。外用:涂患處。
【選方】①治鼻衄血:蔥白一握,搗裂汁,投酒少許,抄三兩滴入鼻內。(《勝金方》)
②治小兒蛔蟲性不全腸梗阻:大蔥汁、香油各五錢至一兩(成人加倍)。先服蔥汁,約二小時后再服等量香油。頓服或緩緩服下均可。若服后半天未排蟲,可連續再服,直至癥減蟲出為止。其服用量可酌情增減,稍多服亦無害。(《中醫雜志》(4):30,1966)
③治乳癰:蔥白搗敷之,井水絞汁一升頓服。(《千金方》)
④治火焰丹毒,從頭起者:生蔥汁涂之。(《綱目》)
⑤治外痔:蔥青內刮取涎,入蜜調勻,先以本鱉子煎湯熏洗,然后敷藥,其冷如冰。(《百一選方》)
⑥治打撲損傷:蔥新折者,便入?灰火煨,承熱剝皮,擘開,其間有涕,便將罨損處,仍多煨取,繼續易熱者。(劉禹錫《傳信方》)
⑦治金瘡出血不止:蔥,炙令熱,按取汁,敷瘡上。(《梅師集驗方》)
⑧治鉤吻毒,困欲死,面青口噤,逆冷身痹:啖蔥涕。(《千金方》)
蔥汁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蔥汁 (《別錄》) 【異名】蔥苒(陶弘景),蔥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藥爾雅》),蔥涎(《百一選方》),蔥油(《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葉或全株搗取之汁。植物形...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刺竹筍
刺竹筍 (《綱目》) 【異名】芳竹筍(《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 【植物形態】箣竹(贊寧《筍譜》...
-
?木葉
?木葉 (《本草推陳》) 【異名】吻頭(《本草拾遺》),樹頭菜(《本草推陳》)。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木的嫩葉。植物形態詳...
-
蔥白
蔥白 (《別錄》) 【異名】蔥莖白(《綱目》),蔥白頭(《藥品化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 【植物形態】蔥(《...
-
叢毛榕根
叢毛榕根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鐵牛入石、竹葉牛奶仔、小葉鉆石風、奶汁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桑...
-
芭蕉子
芭蕉子 (《食療本草》)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芭蕉根條。 【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功...
-
孩兒草
孩兒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藍色草(《廣州植物志》),明萼草(《種子植物名稱》),甴曱草、黃蜂草(《廣東中藥》Ⅱ...
-
白牛膝
白牛膝 (《滇南本草》) 【異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長深根(《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狗筋...
-
假苦瓜
假苦瓜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假蒲達(《本草求原》),包袱草、風船葛(《廣州植物志》),鬼燈籠、三角泡、三角燈籠...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刺竹筍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