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水
(《嘉祐本草》)
【異名】酸漿(《綱目》),酸漿水(《本經逢原》),米漿水(《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用粟米加工,經發酵而成的白色漿液。
【制法】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五、六日生白色泡沫時,濾出待用。
【性味】甘酸,涼。
①《嘉釣本草》:"味甘酸,微溫,無毒。"
②《本草衍義補遺》:"味甘酸而性涼。"
【功用主治】調中和胃,化滯止渴。治嘔噦,傷食瀉痢,煩渴。
①《嘉釣本草》:"主調中引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渴,霍亂泄痢,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煩去睡,調理腑臟,煎令酸,止嘔噦。"
②《綱門》:"利小便。"
【用法與用量】內服:沖水煎湯或煮粥。
【宜忌】《嘉釣本草》:"冰漿至冷,婦人懷妊,不可食之,食譜所忌也。"
【選方】①治霍亂:漿水稍醋味者,煎干姜屑呷之。夏月腹肚不調,煎呷之。(《兵部手集方》)
②治手指腫:煎漿水和少鹽熱潰之,冷即易。(《孫真人食忌》)
漿水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漿水 (《嘉祐本草》) 【異名】酸漿(《綱目》),酸漿水(《本經逢原》),米漿水(《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用粟米加工,經發酵而成的白色漿液。 【制法】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鮫魚皮
鮫魚皮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皮。動物形態詳"鮫魚"條。 【性味】①《別錄》:...
-
豇豆
豇豆 (《救荒本草》) 【異名】羊角、豆角(《醫林纂要》),角豆、飯豆、腰豆、長豆、裙帶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
角蒿2
角蒿2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烏確瑪爾布(藏名)。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藏角蒿的根及種子。 【植物形態】藏角蒿...
-
醬
醬 (《別錄》) 【來源】系用面粉或豆類,經蒸罨發酵,加鹽、水制成的糊狀物。 【化學成分】醬以大豆或面粉為主要原料,...
-
金耳環1
金耳環 (《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 【異名】小洋紫蘇(《廣西植物名錄》),盆上金耳環(《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
-
金花菜
金花菜 (《貴州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細葉百脈根的全草。 【植物形態】細葉百脈根 多年生草本,高12~30厘米。莖叢...
-
金櫻根
金櫻根 (《日華子本草》) 【異名】金櫻世、脫骨丹(《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根或根皮。植物形...
-
金果欖
【中文名】金果欖(《綱目拾遺》) 【類別】根類 【異名】金?欖(《藥性考》),金苦欖(《柑園小識》),地膽、天鵝蛋(《分類...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鮫魚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