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樅
(《綱目》)
【異名】雞?(《通雅》),雞樅蕈(《廣菌譜》),雞菌(《綱目》),蟻奪(《貴州通志》),蟻樅(《云南府志》),雞樅菜(《本草求原》)。
【來源】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雞樅
菌蓋圓錐形,伸展后中央有顯著凸起,寬5~16厘米,粘,光滑,中央凸起部分深褐色,四周漸呈灰色,往往輻射狀開裂;菌肉白色,厚;柄常扭曲,具假根,地上部分白色,長3~10厘米,向上漸細,基部膨大,地下部分褐色至黑色,長8~40厘米;菌褶稠密,凹生,幾至離生,初期白色,后呈米黃色;囊狀體棒形至袋形,壁薄;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成堆時粉紅色。
生地上,與白蟻巢相連。分布江蘇、貴州、云南、福建、海南等地。
【化學成分】本品含麥角甾醇。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歸經】《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綱目》:"益胃,清神,治痔。"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
雞樅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雞樅 (《綱目》) 【異名】雞?(《通雅》),雞樅蕈(《廣菌譜》),雞菌(《綱目》),蟻奪(《貴州通志》),蟻樅(《云南府志》),雞樅菜(《本草求原》)。 【來源】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 【...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巴豆樹根
巴豆樹根 (《綱目》) 【異名】大葉雙眼龍根、擋蛇劍、獨行千里(《嶺南草藥志》)。 【來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莖,植物...
-
菝葜
菝葜 (《別錄》) 【異名】金剛根、王瓜草(《日華子本草》),金剛骨(《儒門事親》),金剛藤(《履?巖本草》),山梨兒、金剛...
-
雞內金
雞內金 (《本草蒙筌》)) 【異名】雞毗脛里黃皮(《本經》),雞覓民(《本草經集注》),雞肫內黃皮(《日華子本草》),雞肫皮...
-
白背楊
白背楊 (《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銀白楊的葉。 【植物形態】銀白楊 喬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絨毛...
-
鵠絨毛
鵠絨毛 (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為鴨科動物大天鵝的絨毛,動物形態詳鵠油條。 【功用主治】汪穎《食物本草》:治刀...
-
干冬菜
干冬菜 (《綱目拾遺》) 【別名】霉干萊(《綱目拾遺》),陳干菜(《本草再新》)。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莖葉,經鹽...
-
龜肉
龜肉 (《別錄》) 【來源】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肉,動物形態詳龜版條。 【性味】甘咸,平。 ①《食療本草》:溫,味酸。 ②...
-
生姜
生姜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的鮮根莖。 【植物形態】姜(《呂氏春秋》)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莖...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巴豆樹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