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藜
FructusTribuli
(英)PuncturervineCaltropFruit
【別名】 硬疾藜、蒺骨子、刺蒺藜。
【來源】 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果實。
【植物形態】 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狀復葉互生或對生;小葉5~7對,長橢圓形,長6~15mm,寬2~5mm,基部常偏斜,有托葉。花單生于葉腋;萼片5;花瓣5,黃色,早落;雄蕊10,5長5短;子房上位,5室,柱頭5裂。花期6~7月,果實8~9月。
生于田野、路旁及河邊草叢。各地均產。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山西、陜西。
【采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
【性狀】 果實由5個分果瓣組成,呈放射狀排列,直徑7~12mm。常裂為單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狀,長3~6mm;背部黃綠色,隆起,有縱棱及多數小刺,并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質堅硬。味苦、辛。
【化學成分】 含甾體皂甙,其皂甙元為薯蕷皂甙元(diosgenin)、魯期可皂甙元(ruscogenin)、海可皂甙元(hecogenin)、吉托皂甙元(gitoogenin)等,另含蒺藜甙(tribuloside)、山柰酚-3-蕓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哈爾滿堿(harmine)等。
【性味】 性微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 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于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疾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疾藜 FructusTribuli (英)PuncturervineCaltropFruit 【別名】 硬疾藜、蒺骨子、刺蒺藜。 【來源】 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果實。 【植物形態】 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狀...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寄生黃
寄生黃 (《貴州草藥》) 【來源】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 【植物形態】筒鞘蛇菇 多年生寄生肉質草本,無葉綠素,高...
-
棘豆根
棘豆根 (《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薄葉棘豆的根。 【植物形態】薄葉棘豆 多年生草本。主根極粗壯,圓柱形。莖...
-
鱭魚
鱭魚 (《食療本草》) 【異名】蹊、鼬刀(《爾雅》),,刀魚(《說文》),望魚(《魏武食制》),髁魚(《異物志》),江鱭(《本...
-
棘針
棘針 (《本經》) 【異名】白棘(《本經》),棘刺、棗針(《別錄》),赤龍爪(《普濟方》)。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棘刺...
-
白飯樹根
白飯樹根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薏米蘊(《嶺南采藥錄》),魚眼報(《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
-
百蕊草
百蕊草 (《本草圖經》)) 【異名】百乳草(《本草圖經》),地石榴(《貴州民間方藥集》),小草(《全展選編?內科》)。 【來源...
-
白蘇梗
白蘇梗 (《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白蘇的莖。植物形態詳白蘇子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
-
白堊
白堊 (《本經》) 【異名】白涂(《說文》),白善土(《別錄》),白土子(《本草衍義》),畫粉(《綱目》)。 【來源】為沉積巖...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寄生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