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前身是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創建于1899年,最早為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廣東女醫學堂及所屬贈醫所,后為柔濟醫院,是廣州地區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內設有設施**的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廣州市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醫院是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愛嬰醫院、省百家文明醫院和廣州市文明醫院。2006年5月,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變更為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同年底成立廣州醫學院第三臨床醫院。
圖為1905年建成馬利伯堅堂,從左到右:夾伯堂、馬利伯堅堂、麥偉林堂
醫院座落在廣州市荔灣區,毗鄰風景秀麗的荔灣湖,占地總面積28385m2,醫療業務建筑面積約10萬m2。現擁有各級衛生技術人員近1300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77人,碩士生導師45人,博士生導師2人,博士碩士20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1人。年門診量達100萬人次,編制床位1000張,年收治住院病人逾2.5萬人次。
擁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如核磁共振、螺旋CT機、ECT機、DSACRDR、C臂X光機、全國首臺第三代電磁導航系統、彩色心臟腹部B超、實時三維彩色超聲儀、子宮內膜微波治療儀、體外震波碎石機、腹腔鏡、小腸鏡超聲內鏡、中央心電監護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現代化靜脈配置中心等,總值逾2.3億元,能充分適應現代臨床診治與醫學研究發展的需要。
目前,醫院的各專業門類設置較為齊全,設有34個臨床科室和12個醫技科室,開設專科門診100多個,專家門診150多個。婦產科是廣東省衛生廳特色專科。
早期的柔濟醫院以其特色在華南地區享有較高聲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設在院內的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主要從事重癥孕產婦臨床救治與圍產醫學、生殖與遺傳、婦科腫瘤及產前診斷等工作。形成重癥孕產婦綜合救治、人類輔助生殖、婦科腫瘤診治、婦科腔鏡及盆底診治四大技術特色,已跨入國內先進水平,是經衛生部批準可以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廣州最早的兩家醫院之一。廣州市政府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廣州行動方案》優先發展項目──“廣州市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于1998年成立并設在我院,主要負責廣州地區、鄰近地區甚至更遠城市重癥孕產婦的救治工作,為降低廣州地區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作出了貢獻。
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2004年成立,是經司法部核準具有法醫物證鑒定資格,鑒定結果具有法律效力,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的業務有個體識別、親子鑒定(包括胎兒)、性別鑒定、種族和種屬認定等,使醫院成為廣州市**家具有司法物證鑒定資格的醫療機構。2005年,成功申報廣州市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
醫院秉承“柔心濟世,尚道精醫”的百年傳統,不斷創新技術,使專業水平邁上新臺階。例如近年來婦科在廣州地區率先開展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腹主動脈旁淋巴清掃術;開展盆底功能重建治療;產科研制的“陰道助產仰伸掌”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兒科設立了廣東省PICC培訓基地;新生兒科開展了臍靜脈置管術的配合;腫瘤科開展了實時超聲引導下乳腺腫塊螺旋切除術;骨外科擁有世界先進的第三代電磁導航手術系統、等離子消融等設備,微創骨科是其特色。醫院肝移植技術獲得廣東省醫學會授予A級資格,腎移植技術獲衛生部核準開展的項目,已成功開展卵巢移植、腎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角膜移植、心臟移植、肺移植等先進的高難度手術。
醫院一直致力于特色專科的建設。產科學、婦科學、骨外科學、生殖醫學是醫院的重點學科,新生兒科、心血管內科、器官移植科是醫院的重點專科。
醫院狠抓內涵建設,落實教學質量工程與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了教學組織架構,成立了14個教研室,承擔各層次的教學任務,2007年,設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2008年醫院獲得美國CMB住院醫師培訓改革項目協作單位,成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年醫學模擬培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醫院新住院大樓啟用使醫療環境大幅改善,醫院競爭力得到提升,具有一百多年悠久歷史的醫院正以嶄新的姿態,為羊城醫療衛生事業譜寫動人篇章。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所獲榮譽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